[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卡座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25696.0 | 申請日: | 2015-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416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1 |
| 發明(設計)人: | 楊國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與德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27/00 | 分類號: | H01R27/00;H01R12/71;H01R13/02;H01R13/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麗杰 |
| 地址: | 201506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功能 卡座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機配件,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卡座。
背景技術
隨著手機的普及以及小型化掌上移動終端技術的發展,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目前的智能手機,除了包含通話所需的SIM卡外,還包含至少一張存儲卡,如T-flash卡。即手機主板上同時集成有SIM卡卡座以及T-flash卡卡座。通常的,智能手機的功能越強大,手機主板上需集成的硬件越多。
當前,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的期望已不僅僅是功能強大,而且還要求其外觀小巧、便于攜帶。但是,功能強大必然需要更多的硬件支持,從而限制了手機的輕薄化。例如,同時包含SIM卡卡座與T-flash卡卡座的手機相比于僅包含SIM卡卡座的手機會顯得較為“笨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卡座,使得智能終端保持原有功能的同時,變得更加輕薄、便于攜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多功能卡座,可選擇性地插入第一智能卡或第二智能卡,包含: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底板、前壁以及相對設置的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所述第一側壁包含第一限寬子側壁、第二限寬子側壁以及連接所述第一限寬子側壁與所述第二限寬子側壁的第一抵持子側壁,所述第一限寬子側壁與所述第二側壁的間距大于所述第二限寬子側壁與所述第二側壁的間距,所述第一限寬子側壁、所述第一抵持子側壁以及所述第二側壁限位出第一插卡空間,所述第二限寬子側壁、所述前壁以及所述第二側壁限位出第二插卡空間;第一連接端子,設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對應于所述第一智能卡;第二連接端子,設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對應于所述第二智能卡。
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底座的所述第一側壁包含第一限寬子側壁、第二限寬子側壁以及連接所述第一限寬子側壁與所述第二限寬子側壁的第一抵持子側壁,所述第一限寬子側壁、所述第一抵持子側壁以及所述第二側壁限位出第一插卡空間,所述第二限寬子側壁、所述前壁以及所述第二側壁限位出第二插卡空間,所述第一智能卡容置于所述第一插卡空間時,所述第一連接端子電性連接于所述第一智能卡,所述第二智能卡容置于所述第二插卡空間時,所述第二連接端子電性連接于所述第二智能卡。即,智能終端的多種智能卡能夠合用同一個卡座,使得智能終端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同時,變得更加輕薄、便于攜帶。
另外,所述第一抵持子側壁垂直于所述第一限寬子側壁。
另外,所述第二側壁包含第三限寬子側壁、第四限寬子側壁以及連接所述第三限寬子側壁與所述第四限寬子側壁的第二抵持子側壁,所述第三限寬子側壁與所述第四限寬子側壁分別與所述第一限寬子側壁與所述第二限寬子側壁相對應,所述第一限寬子側壁、所述第一抵持子側壁、所述第二抵持子側壁以及所述第三限寬子側壁限位出所述第一插卡空間,所述第二限寬子側壁、所述前壁以及所述第四限寬子側壁限位出所述第二插卡空間。
另外,所述第二抵持子側壁與所述第三限寬子側壁呈一鈍角。
另外,所述第一智能卡為用戶身份識別卡,所述第一智能卡為快閃存儲器卡。
另外,所述多功能卡座還包含蓋體,設置于所述底座,所述蓋體與所述底座共同限位出所述第一插卡空間與所述第二插卡空間;以較好地定位第一智能卡或第二智能卡。
另外,所述蓋體具有朝向所述底板方向設置的彈性抵壓部;以進一步定位第一智能卡或第二智能卡。
另外,所述蓋體與所述底座為一體成型或可拆卸連接。
另外,所述第一側壁與所述第二側壁上遠離底板的一側分別延伸出限高部。從而,可以限制插入多功能卡座內的第一智能卡或第二智能卡在高度方向上的移動。
另外,所述多功能卡座還包含連接器,設置于所述前壁的外側。
附圖說明
圖1A與1B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多功能卡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2A與2B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的多功能卡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方式的多功能卡座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闡述。然而,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本實用新型各實施方式中,為了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請而提出了許多技術細節。但是,即使沒有這些技術細節和基于以下各實施方式的種種變化和修改,也可以實現本申請各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與德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與德通訊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2569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兩用的電源插頭
- 下一篇:一種帶LED照明燈的數據轉接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