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鋼管式振動插筋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25537.0 | 申請日: | 2015-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102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9 |
| 發明(設計)人: | 俞黎明;李慧君;丁愛忠;吳沈嵐;朱偉;林安銀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元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7/18 | 分類號: | E02D7/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43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管 振動 插筋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管式振動插筋器。
背景技術
后插筋螺桿樁,改變了鉆孔后先放鋼筋籠再灌注混凝土的傳統施工方法,是在長螺旋鉆機成孔后邊提鉆邊泵壓灌注混凝土,提鉆結束再下放鋼筋籠的一種成樁方法,施工噪音低,無振動,無泥漿污染,棄土少并對已施工的樁無影響,是一種具有很高實用價值的新型樁,但下放鋼筋籠時由于受到混凝土阻力的影響,樁插筋長度一般不超過20m。減少插筋難度和增加插筋長度是后插筋螺桿樁迫切要解決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鋼管式振動插筋器,該裝置可以增加鋼筋籠的插入深度,保證工程質量。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鋼管式振動插筋器,包括振動錘、第一連接鋼板、第二連接鋼板和鋼管,所述第一連接鋼板和第二連接鋼板之間連接有螺栓,螺栓環形設置有四個以上,所述振動錘焊接在第一連接鋼板所背離第二連接鋼板的那一面上,所述鋼管焊接在第二連接鋼板所背離第一連接鋼板的那一面上,所述第一連接鋼板和第二連接鋼板均為圓形板,所述鋼管與第而連接鋼板同心設置。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鋼管的半徑小于所述螺栓所處的圓周半徑。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鋼管遠離第二連接鋼板的一端為錐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裝置,使得鋼筋籠在安插的過程中,減少泥漿對鋼筋籠的阻力作用,使得鋼筋籠的安插深度由原先的20M增加到30M,增加近50%的插入深度,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且本裝置的結構較為簡單,使用較為方便,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
1、振動錘;2、第一連接鋼板;3、第二連接鋼板;4、鋼管;5、鋼筋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參閱圖1所示的一種鋼管式振動插筋器,包括振動錘、第一連接鋼板、第二連接鋼板和鋼管,所述第一連接鋼板和第二連接鋼板之間連接有螺栓,螺栓環形設置有四個以上,所述振動錘焊接在第一連接鋼板所背離第二連接鋼板的那一面上,所述鋼管焊接在第二連接鋼板所背離第一連接鋼板的那一面上,所述第一連接鋼板和第二連接鋼板均為圓形板,所述鋼管與第而連接鋼板同心設置。
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鋼管的半徑小于所述螺栓所處的圓周半徑。
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鋼管遠離第二連接鋼板的一端為錐形。
本實施例中:
(1)、制作要求,鋼管式振動插筋器由鋼管和振動錘二部分組成。鋼管與振動錘之通過第一連接鋼板和第二連接鋼板進行連接。
(2)、材料規格,振動錘采用DZ4,功率4KW,自重580Kg;鋼管采用直徑φ200mm,壁厚h=5mm,長度L根據鋼筋籠長度進行配置;第一連接鋼板和第二連接鋼板均采用A3圓形鋼板直徑φ400mm、厚度h=20mm;螺栓采用M20普通螺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裝置,使得鋼筋籠在安插的過程中,減少泥漿對鋼筋籠的阻力作用,使得鋼筋籠的安插深度由原先的20M增加到30M,增加近50%的插入深度,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且本裝置的結構較為簡單,使用較為方便,適合推廣使用。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元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元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255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的平板電腦保護套
- 下一篇:一種嵌入式主板及其電子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