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單片機的全自動模切壓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21488.3 | 申請日: | 2015-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054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9 |
| 發明(設計)人: | 田玉華;李慶海;王潤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藝虹印刷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6F1/44 | 分類號: | B26F1/44;B31F1/08;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單片機 全自動 壓痕 | ||
1.一種基于單片機的全自動模切壓痕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塊、繼電器模塊、驅動模塊,所述主控模塊包括芯片U1、芯片U2、光電耦合U4、電阻R5、電阻R6、二極管D3、三極管Q1、三極管Q2、電阻R5、電阻R6、電容C3、電容C5,所述芯片U1的引腳9接三極管Q2的基極,其引腳13接光電耦合U4的引腳4,其引腳18接地,其引腳24接芯片U2的引腳11,其引腳25接芯片U2的引腳10,其引腳26接芯片U2的引腳9,其引腳31接芯片U2的引腳7,其引腳32接芯片U2的引腳5,其引腳33接芯片U2的引腳4,其引腳39接二極管D3的陰極,其引腳40接電壓+12V,所述光電耦合U4的引腳1接三極管Q1的發射極,其引腳2接電阻R5的一端,其引腳3接三極管Q2的集電極,所述三極管Q1的集電極節電阻R6的一端,其基極接電阻R5的一端、電容C5的一端,所述電阻R6的另一端接二極管D3的陽極、電容C3的一端,所述三極管Q2的發射極接電容C3的另一端且接電壓12V,所述電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繼電器K1、電阻R7、電阻R8、電阻R9、三極管Q3、電容C4、二極管D4,所述繼電器K1的引腳1接電壓+12V,其引腳2接二極管D4的陰極、電阻R9的一端,其引腳3接三極管Q3的發射極、二極管D4的陽極,其引腳4接電阻R8的一端,所述電阻R8的另一端接芯片U1的引腳20,所述三極管Q3的基極接其集電極、電阻R7的一端,所述電阻R7的另一端接電容C4的一端,所述電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電阻R9的另一端接芯片U1的引腳21,所述驅動模塊包括光電耦合U5、光電耦合U6、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容C1、電容C2、二極管D1、二極管D2、接口J1、接口J2、電機M1、電機M2,所述光電耦合U5的引腳1接電阻R1的一端,其引腳2接芯片U1的引腳22,其引腳3接電容C1的一端、電阻R4的一端、接口J1的引腳2,其引腳4接電容C1的另一端、二極管D1的陽極,所述光電耦合U6的引腳1接電阻R2的一端,其引腳2接芯片U1的引腳23,其引腳3接電容C2的一端、電阻R3的一端、二極管D2的陰極,其引腳4接電容C2的另一端、電阻R3的另一端、電機M2的一端,所述電阻R1的另一端節電阻R2的另一端且接電壓+5V,所述二極管D1的陰極接電阻R4的一端、電機M1的一端,所述電機M1的另一端接接口J1的引腳1,所述電機M2的另一端接接口J2的引腳1,所述二極管D2的陽極接接口J2的引腳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單片機的全自動模切壓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1選用AT89C52型號的芯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單片機的全自動模切壓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2選用ULN2803型號的芯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藝虹印刷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天津藝虹印刷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2148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