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方形動力電池的插撥釘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21255.3 | 申請日: | 2015-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585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洪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精實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058 | 分類號: | 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4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方形 動力電池 插撥釘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池生產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方形動力電池的插撥釘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及相應市場的推廣,目前,鋰離子方形動力電池具有電壓高、能量高、循環使用次數多、存儲時間長等優點,在大中型電動設備和汽車上都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方形動力電池性能要求高、安全性越來越重要,導致了對方形動力電池生產制做工藝的要求越來越高。方形電池生產的工藝化成時間較長,化成時會產氣泡,不僅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還使方形動力電池的性能也不穩定,所以在方形動力電池化成時需要開口化成和抽真空。
由于方形動力電池的電解液具有吸水性,且容易結晶,所以在注完液后化成前需要抽真容將注液孔用膠釘堵上,化成時又需將膠釘撥出,化成后又要抽真空和插上膠釘,所以插撥釘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流程。
而在抽真空和插膠釘時人工無法同時進行,不僅操作時間長、費工費時,還導致了方形動力電池的性能得不到保證。因此,提供一種科學、新型的插撥釘裝置是該領域技術人員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對方形動力電池自動上料、插撥釘、抽真空一次性完成的插撥釘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方形動力電池的插撥釘裝置,包括安裝座以及設于安裝座內的插釘套筒,插釘套筒上設有抽真空接頭,插釘套筒外套設有位于安裝座下方的底部壓蓋,插釘套筒外從下至上依次套設有第一蝸輪軸承座、第二蝸輪軸承座、第四蝸輪軸承座和第六蝸輪軸承座,第六蝸輪軸承座上方設有固定座和頂部壓蓋,所述的第一蝸輪軸承座內裝有第二軸承,第二軸承內圈通過花鍵套安裝有第二傳動桿,第二傳動桿下端壓配有第一傳動桿,第二傳動桿頂端設有螺紋,所述的第二蝸輪軸承座內安裝有第一蝸輪以及與第一蝸輪嚙合的第一蝸桿,第一蝸輪內孔與花鍵套外壁鎖緊在一起,所述的第四蝸輪軸承座內安裝有第二蝸輪以及與第二蝸輪嚙合的第二蝸桿,第二蝸輪與第二傳動桿連接,所述的第六蝸輪軸承座內安裝有第三蝸輪以及與第三蝸輪嚙合的第三蝸桿,第三蝸輪與平行夾動力桿連接,所述的第一傳動桿和第二傳動桿之間套設有中空的平行夾動力桿,平行夾動力桿尾部裝有氣管接頭,平行夾動力桿與頂部壓蓋連接,所述的軸承座通過四根螺桿全部穿起后鎖緊。
所述的一種用于方形動力電池的插撥釘裝置,其第二蝸輪軸承座和第四蝸輪軸承座之間設有第三蝸輪軸承座,第四蝸輪軸承座和第六蝸輪軸承座之間設有第五蝸輪軸承座,第三蝸輪軸承座和第五蝸輪軸承座內均設有軸承。
所述的一種用于方形動力電池的插撥釘裝置,其第二蝸輪孔內鎖有第一螺母套,第一螺母套與第二傳動桿頂端旋接,所述的第三蝸輪內鎖有第二螺母套,第二螺母套與平行夾動力桿旋接。
所述的一種用于方形動力電池的插撥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行夾動力桿頂部為六方頭,頂部壓蓋上設有與六方頭滑配的六方孔。
所述的一種用于方形動力電池的插撥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釘套筒頭部扣設有第一密封圈,安裝座內壁安裝有第三密封圈。
所述的一種用于方形動力電池的插撥釘裝置,其第二軸承和插釘套筒之間設有第一彈簧,所述的第二螺母套和頂部壓蓋之間設有第二彈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第一蝸輪和第一蝸桿、第二蝸輪和第二蝸桿、第三蝸輪和第三蝸桿共三套蝸輪蝸桿,以及第一蝸輪軸承座、第三蝸輪軸承座、第五蝸輪軸承座共三個蝸輪蝸桿軸承座,相互配合帶第一傳動桿、平行夾動力桿、第二傳動桿和插釘套筒邊旋轉邊向下插釘,結構簡單、體積小、成本低、兼容性強、無噪音,且機器震動小,還可多個串聯使用,對方形動力電池自動上料、插撥釘、抽真空一次性完成。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3是圖2中D—D方向的剖視圖。
各附圖標記為:1—第一密封圈,2—抽真空接頭,3—底部壓蓋,4—插釘套筒,5—第一傳動桿,6—平行夾動力桿,7—第二傳動桿,8—第二密封圈,9—第三密封圈,10—安裝座,11—第一軸承,12—第一彈簧,13—第一蝸輪軸承座,14—第二軸承,15—花鍵套,16—第一蝸桿,17—第一蝸輪,18—第二蝸輪軸承座,19—第三蝸輪軸承座,20—第四蝸輪軸承座,21—第一螺母套,22—第二蝸輪,23—第二蝸桿,24—第五蝸輪軸承座,25—第三軸承,26—第二螺母套,28—第六蝸輪軸承座,29—第三蝸輪,30—第三蝸桿,31—第二彈簧,32—固定座,34—頂部壓蓋,35—氣管接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精實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精實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2125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