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環形風力圈條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21003.0 | 申請日: | 2015-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554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8 |
| 發明(設計)人: | 潘阿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阿海 |
| 主分類號: | D01G27/00 | 分類號: | D01G2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溫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形 風力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環形風力圈條裝置。
背景技術
棉花在進行紡織之前需要先制作成棉條,棉條是通過棉條機制作而成,棉條在制作完成之后需要放入棉條桶中,以備下道工序的使用。為了使得棉條的放置更加的有序,在棉花處理設備中,通常會通過圈條裝置將棉條俺規律逐圈放置在棉條桶內。傳統的圈條裝置包括有可棉條盤、曲線斜管等結構,棉條機生產出來的棉條需要一次通過棉條盤、曲線斜管進入棉條桶內,棉條盤以及曲線斜管需要不停的左旋轉運動,結構非常的復雜,造價成本較高;同時棉條盤、曲線斜管的旋轉運動容易與其中的棉條發生絞纏,影響棉條的放置以及生產,
發明內容
對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過旋轉的風力結構吹動棉條,使得棉條以一定的規律旋轉落入所述棉條桶內的環形風力圈條裝置。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環形風力圈條裝置包括底座、旋轉環、氣流轉向環;用來裝棉條的棉條桶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所述旋轉環通過固定架裝配在所述棉條桶上方;所述旋轉環為圓環形狀,所述旋轉環內設計有開口方向朝向內側均布的吹氣孔,所述吹氣孔朝向內?側為直徑逐漸變大的喇口形狀,所述旋轉環外側均布有與所述吹氣孔相連通的旋轉環接管;所述氣流轉向環包括有內轉盤、外固定環;所述外固定環為環形,所述外固定環內側設計有沿環形均布的腔體,所述內轉盤裝配在所述外固定環內部,所述內轉盤通過下部的旋轉電機帶動旋轉,所述內轉盤上設計有水平朝向外環面的出氣孔,所述出氣孔隨內轉盤的旋轉依次與所述外固定環內側的腔體連通;所述外固定環外部設計有與內側腔體連通的固定環接管,所述旋轉環接管與所述固定環接管數目相同分別對應通過軟管相連通;所述內轉盤的上部軸向位置設計有與出氣孔相連通的進氣管。
作為優選,所述吹氣孔的個數為4~8個。
作為優選,所述氣流轉向環上部設計有氣流調節模塊,所述進氣管彎折向上伸出,所述氣流調節模塊上設計有豎直向與所述進氣管底部軸線方向錯位的氣流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該環形風力圈條裝置主要放置在棉條機的后部,用來將棉條按照順序放置在所述棉條桶內。所述進氣管與氣流發生裝置相連通,該圈條裝置通過旋轉電機帶動所述內轉盤旋轉,使得出氣孔依次通過所述外固定環內側的腔體與固定環接管連通,從而使得所述旋轉環內側的吹氣孔被依次通入氣流;棉條機生產出來的棉條從所述旋轉環內圈中間穿過,當所述吹氣孔吹向所述棉條時,棉條發生偏轉,而當所述吹氣孔沿環向依次被接通時,棉條在氣流的作用下發生旋轉動作,這樣隨著棉條不斷被生產出,棉條被逐圈放置在棉條桶內,完成對棉條的環形收集,這種圈條結構不需要在棉條桶上設計棉條盤以及曲線斜管等結構,也不需?要在棉條桶上設計旋轉部件,所述底座也只需要使用板件固定即,可大大簡化了裝配棉條桶部分的結構,同時棉條在輸出過程中與圈條裝置不產生實際接觸,棉條不會被絞纏。
附圖說明
圖1是環形風力圈條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旋轉環俯視方向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氣流轉向環俯視方向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氣流調節模塊俯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中實施例所示,本環形風力圈條裝置,它包括底座1、旋轉環2、氣流轉向環3;用來裝棉條的棉條桶4放置在所述底座1上部,所述旋轉環2通過固定架裝配在所述棉條桶4上方;所述旋轉環2為圓環形狀,所述旋轉環2內設計有開口方向朝向內側均布的吹氣孔21,所述吹氣孔21朝向內側為直徑逐漸變大的喇口形狀,這樣吹氣孔21吹出的氣流向旋轉環2內側發散吹出,這樣可以保證吹到穿過旋轉環2的棉條7。所述旋轉環2外側均布有與所述吹氣孔21相連通的旋轉環接管22;所述氣流轉向環3包括有內轉盤31、外固定環32;所述外固定環32為環形,所述外固定環32內側設計有沿環形均布的腔體,所述內轉盤31裝配在所述外固定環32內部,所述內轉盤31通過下部的旋轉電機33帶動旋轉,所述內轉盤31上設計有水平朝向外環面的出氣孔311,所述出氣孔311隨內轉?盤31的旋轉依次與所述外固定環32內側的腔體連通;所述外固定環32外部設計有與內側腔體連通的固定環接管34,所述旋轉環接管22與所述固定環接管34數目相同分別對應通過軟管5相連通;所述內轉盤31的上部軸向位置設計有與出氣孔311相連通的進氣管3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阿海,未經潘阿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210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落紗機電纜氣管自動伸縮裝置
- 下一篇:立式纖維成型凝固室用低壓自噴霧噴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