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地源熱泵室外淺水池螺旋埋管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20717.X | 申請日: | 2015-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939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26 |
| 發明(設計)人: | 章佳娜;趙云芽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陽天洋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30/06 | 分類號: | F25B30/06;F24F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41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地 源熱泵 室外 淺水 螺旋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地源熱泵室外管路埋設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地源熱泵室外淺水池螺旋埋管系統。
背景技術:
地源熱泵是一種利用地下熱資源既能供熱又能制冷的高效節能環保型空調系統,把它作為室內空調設備使用,不僅環保,而且比普通中央空調節能達40%-60%。地源熱泵系統由設置在空調室內的地源熱泵主機和設置在空調室外地下埋管系統所構成,在冬季可把地下的熱量“取”出來,提高溫度后供給室內采暖;在夏季可把室內的熱量“取”出來釋放到地下,實現熱能量上下置換。然而,地源熱泵系統的供熱或制冷效果與室外地下管路埋設的深度、管路接觸介質及面積大小、埋管環境的土壤結構等都有直接關系。此外,地下管路埋設工程,會受到地理環境、土質等諸因素的制約。目前,地源熱泵系統的管路埋設,一般采用土壤掩埋法,這種方法存在的不足:一是挖坑范圍小,管路埋設難度較大;二是當地下管路系統出現故障需檢修時,要重新挖開土壤,導致維修難度加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據上述情況而提供一種地源熱泵室外淺水池螺旋埋管系統。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地源熱泵室外淺水池螺旋埋管系統,它包括空調室、地源熱泵主機、淺水池、埋管、支撐架,空調室為長方體磚砌房間,地源熱泵主機為長方體形狀的冷熱交換驅動式空調設備,淺水池為長方體地下蓄水池,埋管為折成長方形螺旋面狀且管間隙均勻的循環式導流圓管組件,支撐架為底部呈“田”字狀框架面且四角和中間設有五只上凸支撐柱的架式結構,地源熱泵主機設置于空調室內側左邊靠里側位置,淺水池設置于空調室外左面側地表下面位置,支撐架設置于淺水池底面位置,埋管設置于淺水池內側中間、支撐架上面位置且兩個管接頭以貫串空調室墻壁形式與地源熱泵主機連接。
本實用新型,埋管系統與地源熱泵主機構成地源熱泵系統,其工作原理是:在電力驅動下,通過埋于地下淺水池的管路系統中的循環水與地下淺水池中的水介質進行熱量交換,從而為室內冷熱交換式空調設備或地暖設施提供冷熱量。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埋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作,其目的在于抗腐蝕性強,耐磨性好,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和承壓能力。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埋管,采用螺旋面狀形式的設置,其目的在于擴大與地下水接觸面,以提高熱交換能力。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淺水池,池深度80cm-100cm,其目的在于把冷熱傳導性能較強的水作為埋管系統接觸介質,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地熱資源為地源熱泵系統進行冷熱交換,達到空調室冷熱調控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特點:挖池較為容易,埋管十分方便,故障檢修省力,管路組件牢固性強,池內溫度波動較小且換熱能力較強。
附圖說明:
圖1為地源熱泵室外淺水池螺旋埋管系統俯視結構示意圖,其標記說明:空調室1,地源熱泵主機2,淺水池3,埋管4,地表6。
圖2為地源熱泵室外淺水池螺旋埋管系統正視面示意圖,其標記說明:空調室1,地源熱泵主機2,淺水池3,埋管4,支撐架5,地表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地源熱泵室外淺水池螺旋埋管系統,它包括空調室1、地源熱泵主機2、淺水池3、埋管4、支撐架5,空調室1為長方體磚砌房間,地源熱泵主機2為長方體形狀的冷熱交換驅動式空調設備,淺水池3為長方體地下蓄水池,埋管4為折成長方形螺旋面狀且管間隙均勻的循環式導流圓管組件,支撐架5為底部呈“田”字狀框架面且四角和中間設有五只上凸支撐柱的架式結構,地源熱泵主機2設置于空調室1內側左邊靠里側位置,淺水池3設置于空調室1外左面側地表6下面位置,支撐架5設置于淺水池3底面位置,埋管4設置于淺水池3內側中間、支撐架5上面位置且兩個管接頭以貫串空調室1墻壁形式與地源熱泵主機2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陽天洋裝飾設計有限公司,未經富陽天洋裝飾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2071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