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鏈條的串接單元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14907.0 | 申請日: | 2015-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333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05 |
| 發明(設計)人: | 吳瑞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超匯桂盟傳動(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G13/06 | 分類號: | F16G1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41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鏈條 單元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鏈條的串接單元,特別是指一種可配合一鏈輪而順暢地運轉的鏈條的串接單元。
背景技術
傳統鏈條在設計上,主要是由鏈片、鏈滾、襯套,以及鏈軸等組件串接而成。而目前鏈條都是在工廠出廠時,就將鏈條的各個組件一一組裝結合完成,進而形成長度固定的鏈條后再販賣。其中,在鏈軸與鏈片間的結合上,主要先使鏈軸的兩端穿過鏈片的穿孔,再利用機具鉚壓以將鏈軸兩端與鏈片固定住,也正因如此,以往的鏈片穿孔通常為一圓形貫孔的設計,但如此就無法讓消費者自行動手組裝鏈條,因為鏈軸與此種穿孔設計的鏈片,必須如上述方式利用機具才能結合。但有些消費者喜歡自行動手組裝,可增加樂趣與方便性,或者可依其需求組裝所需的鏈條,有鑒于此,本案藉由改變鏈片結構來提供一種可供自行組裝的鏈條相關設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創新,組裝容易的鏈條的串接單元。
本實用新型鏈條的串接單元,包含:二間隔相對的外鏈片,及一組裝軸。每一外鏈片包括左右間隔的一第一端部與一第二端部、一朝向另一外鏈片的內側面,以及一相反于該內側面的外側面,每一第一端部具有一第一穿孔,每一第二端部具有一與該第一穿孔間隔的扣孔,該扣孔包括一第一扣孔部、一第二扣孔部,以及一位于該第一扣孔部與該第二扣孔部間的扣孔窄縮部。該組裝軸可軸向依序穿過所述第一扣孔部,再經過所述扣孔窄縮部后,定位于所述第二扣孔部。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鏈條的串接單元,每一外鏈片的該第一扣孔部與該第二扣孔部分別與另一外鏈片的該第一扣孔部與該第二扣孔部軸向對應。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鏈條的串接單元,還包含二間隔相對且串接于所述外鏈片之間的內鏈片,每一內鏈片包括左右間隔的一第三端部與一第四端部,所述第四端部位于所述外鏈片的所述第一端部之間;該鏈條的串接單元還包含一軸向穿過相互重迭的所述第一端部以及所述第四端部的鏈軸。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鏈條的串接單元,還包含二分別位于所述第三端部之間及所述第四端部之間的環形襯套。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鏈條的串接單元,每一內鏈片的該第三端部與該第四端部各具有一凸環,所述凸環各自從該第三端部與該第四端部朝相對的另一內鏈片一體突出。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鏈條的串接單元,該組裝軸包括一軸本體部,以及二分別位于該軸本體部的兩相反端且徑向擴大的端部,所述端部分別抵坐在所述外鏈片的所述外側面上,該軸本體部與其中一該端部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一扣孔部的直徑,且大于所述扣孔窄縮部的距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鏈條的串接單元,該組裝軸包括一軸本體部、一徑向縮小且位于該軸本體部的一端的頸部,以及二分別位于該軸本體部的另一端與該頸部的一端的端部,該頸部的直徑大于其中一該扣孔窄縮部的距離,所述端部分別抵坐在所述外鏈片的所述外側面上,該軸本體部與其中一該端部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一扣孔部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鏈條的串接單元,該組裝軸包括一軸本體部、二徑向縮小且分別位于該軸本體部的兩相反端的頸部,以及二分別位于所述頸部的一端的端部,每一頸部的直徑大于每一扣孔的該扣孔窄縮部的距離,所述端部分別抵坐在所述外鏈片的所述外側面上,該軸本體部與其中一該端部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一扣孔部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鏈條的串接單元,另一端部的直徑大于該第一扣孔部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鏈條的串接單元,其中一該外鏈片還具有一自該外側面朝該內側面凹陷且圍繞該扣孔的該第二扣孔部的抵坐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鏈條的串接單元,該抵坐面具有至少一可限制該組裝軸的一端位于該第二扣孔部以避免朝該第一扣孔部移動的限位端部。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鏈條的串接單元,該組裝軸包括一軸本體部、一徑向縮小且位于該軸本體部的一端的頸部,以及二分別位于該軸本體部的另一端與該頸部的一端的端部,該扣孔窄縮部的距離大于該頸部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鏈條的串接單元,至少一外鏈片的該第一扣孔部與該第二扣孔部間凹設有二橋接凹部,所述橋接凹部分別包括一滑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鏈條的串接單元,該滑面較該抵坐面更接近于該外鏈片的該外側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鏈條的串接單元,該組裝軸包括一軸本體部,以及二分別位于該軸本體部的兩相反端且徑向擴大的端部,其中一該端部可抵坐在該抵坐面上,該軸本體部與其中一該端部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一扣孔部的直徑,且大于所述扣孔窄縮部的距離,且所述端部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扣孔部的直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超匯桂盟傳動(蘇州)有限公司,未經超匯桂盟傳動(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149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變速器及具有該自動變速器的車輛
- 下一篇:一種新型飛輪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