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潤滑結構的垂直定向振動壓路機的齒輪箱組件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20113963.2 | 申請日: | 2015-0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537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宋皓;崔文平;黃方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永安綠地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4 | 分類號: | 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潤滑 結構 垂直 定向 振動 壓路機 齒輪箱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壓路機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潤滑結構的垂直定向振動壓路機的齒輪箱組件。
背景技術
定向振動壓路機是利用其自身的重力和振動壓實各種建筑和筑路材料的機械。在公路建設中,定向振動壓路機因最適宜壓實各種非粘性土壤、碎石、碎石混合料以及各種瀝青混凝土而被廣泛應用。目前的定向振動壓路機的結構,都為包括激振器筒以及固定在其中的同心布置的傳動軸,激振器筒內腔沿傳動軸軸向依次串接布置多個獨立具備軸部和軸承的偏心塊組。在上述結構中,偏心塊組被分為正轉偏心輪組和反轉偏心輪,通過外部振動電機的動力驅動,并依靠連接及變向兩者的過渡輪系來確保其動力傳輸及反向轉動需求,最終實現(xiàn)其激振壓路效果。上述結構固然實現(xiàn)了其原始的振動壓路的設計初衷,然而,其存在的缺陷也不容小視:由于偏心塊組及過渡輪系的存在,其在振動馬達的高速旋轉下,偏心塊及過渡輪系處的齒輪劇烈旋轉,所產生激振力極其巨大,各軸承處不可避免開始快速發(fā)熱。僅靠散熱效率低下的潤滑油脂等傳統(tǒng)散熱潤滑方式,大量熱量產生并集聚于激振器筒內而無法得以釋放,從而易于造成設備故障,使用壽命也受到極大影響。雖然后期也有部分廠家著眼于上述問題而進行各種結構改進,卻始終因激振器筒內部結構的緊湊性和復雜性而無法找到切入點。如何尋求一種組件結構,使其能夠在達到設備內部的各軸承和齒輪充分潤滑效果的同時,又可實現(xiàn)其內各部件所產生熱量的快速和高效的散熱目的,為本領域近十年來所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而實用的自潤滑結構的垂直定向振動壓路機的齒輪箱組件,其能夠在達到設備內部的各軸承和齒輪充分潤滑效果的同時,又可實現(xiàn)其內各部件所產生熱量的高效散熱目的。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潤滑結構的垂直定向振動壓路機的齒輪箱組件,包括同軸設置于可轉動的激振器筒筒腔內的筒形齒輪箱,筒形齒輪箱兩端以支撐軸承呈簡支梁狀托撐于激振器筒筒腔內以構成回轉配合;所述筒形齒輪箱內同軸設置連接外部振動電機動力軸的傳動軸,傳動軸上串接與筒形齒輪箱筒腔間構成軸承配合的正轉偏心輪;傳動軸上同軸套接驅動外部反轉偏心輪轉動的軸套部,上述傳動軸與軸套部間以具備變向及傳遞動力功能的變形齒輪組連接布置;筒形齒輪箱內對應上述變向齒輪組及正轉偏心輪分別設置用于容納兩者的齒輪腔及偏心輪腔;所述筒形齒輪箱在其上端部處貫穿筒壁布置有供潤滑液流通的潤滑流道,各潤滑流道沿筒形齒輪箱徑向至少分別連通齒輪腔及相應用于支撐變向齒輪組及正轉偏心輪的各軸承;在筒形齒輪箱的軸線方向上,各潤滑流道的進液口依次呈周向的布置于筒形齒輪箱的外壁處;筒形齒輪箱的下端部布置供上述潤滑液流出的出液口。
變向齒輪組包括第一花鍵軸齒輪和第二花鍵軸齒輪,第一花鍵軸齒輪和第二花鍵軸齒輪旁側布置用于嚙合上述花鍵軸齒輪的階梯齒輪,所述階梯齒輪與第一花鍵軸齒輪間設置用于變向的惰齒輪;第一花鍵軸齒輪套設于傳動軸上且其外壁處花鍵段與軸套部筒腔間構成花鍵配合,第二花鍵軸齒輪的筒腔兩端處花鍵段分別與外部振動電機的動力軸以及外部連接軸間彼此花鍵配合以共同構成前述傳動軸,第二花鍵軸齒輪的外壁與正轉偏心輪輪軸間亦呈花鍵配合;在筒形齒輪箱的軸向上,所述潤滑流道至少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潤滑流道、第二潤滑流道、第三潤滑流道、第四潤滑流道、第五潤滑流道、第六潤滑流道及第七潤滑流道,所述第一潤滑流道、第三潤滑流道、第五潤滑流道、第六潤滑流道及第七潤滑流道連通及潤滑第一花鍵軸齒輪和惰齒輪及階梯齒輪的兩端軸承、第二花鍵軸齒輪以及正轉偏心輪的兩端軸承;第二潤滑流道及第四潤滑流道直接連通齒輪腔。
所述各潤滑流道的進液口均為開口朝上的條槽狀結構且其槽長均與筒形齒輪箱軸線平行設置;上述進液口的槽口處呈口小腹大的水滴狀結構;其水滴狀結構的腹部連通各潤滑流道。
在傳動軸的軸向上,各潤滑流道所處徑向面間彼此依次平行布置。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優(yōu)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摒棄了散熱效率低下的傳統(tǒng)潤滑方式,通過在筒形齒輪箱上直接徑向開設潤滑流道,并使其直接的連通作為主要發(fā)熱源的結構處,從而在變向齒輪組及正轉偏心塊的旋轉吸力下,實現(xiàn)設備的高速激振下的快速自潤滑及自散熱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永安綠地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未經(jīng)合肥永安綠地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1396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車輛取力結構
- 下一篇:輸入、輸出軸振動衰減隔振式齒輪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