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的可調式井下節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11209.5 | 申請日: | 2015-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576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8 |
| 發明(設計)人: | 申鑫;馬凱;劉紅軍;吳孟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E21B43/12 | 分類號: | E21B4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王玉芝;姜螢 |
| 地址: | 401331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調式 井下 節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石油行業,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的可調式井下節流器。
背景技術
井下節流工藝是把井下油嘴及其配套工具通過繩索作業或油管帶的方式坐放在油管中設計位置。其基本原理是井下節流把節流降壓的過程放到井下,氣體經過井下油嘴節流后,壓力、溫度降低,而降溫、降壓后的天然氣又會在井筒中充分吸收地熱,使其溫度與環境溫度相平衡,當天然氣流至井口時,溫度較高,壓力較低,不符合水合物生成條件,有效地阻止了天然氣開采過程中水合物的生成。根據節流其作用特點,井下節流器大致分為兩種:活動型和固定型。目前廣泛使用的是活動式井下節流器。總的來說,活動式節流器打撈作業困難,經常出現打撈失敗的現象。固定式井下節流器其特點為,不失效,降低了對節流器以上管柱和地面管線的壓力等級要求;其無膠筒不受壓力和溫度等的限制,可以下井內任意深度。盡管目前這兩類技術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實驗驗證和小規模的應用,但是由于其分別存在明顯的缺陷,多年來一直沒有得到廣泛的重視和工業推廣。
現大部分氣井在生產的過程中,都存在需要根據井下條件及油氣藏的相關地層條件更改井下節流器的氣嘴直徑的問題。在實際生產中一但設計計算偏差較大而需要更換時,就需要通過起管柱作業或投撈作業更換。在起管柱過程中,會造成節流器的磨損,導致節流器使用壽命下降,造成經濟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節流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的可調式井下節流器,既通過地層條件及油管套管壓力等參數的變化,在井下實現節流器氣嘴直徑的自動轉換。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新型的可調式井下節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封閉筒狀的上卡筒,上卡筒的底面開設有孔;所述上卡筒內設置有中空的階梯圓筒形的上閥筒,上閥筒的小端穿過上卡筒底面上的孔,所述上閥筒的大端的內側面上底部圓周間隔設置有斜齒I,所述斜齒I之間形成溝槽I;所述上閥筒的內部設置有半封閉的上閥片;所述上閥片的底面上開設有孔徑不小于上閥筒的小端孔徑的孔,上閥片的外側面上圓周間隔設置有與所述溝槽I等寬的凸塊,所述凸塊之間形成與所述斜齒I等寬的溝槽II,上閥片的敞開端設置為鋸齒形;所述上閥筒和上閥片之間設置有小墊片;所述上閥片內套裝有半封閉的下閥片;所述下閥片的未封閉端的外邊緣圓周懸空間隔設置有與所述上閥片上的溝槽II等寬的斜齒II,斜齒II之間形成與所述上閥片上的凸塊等寬的溝槽III,所述下閥片的底面上的同一圓周上均勻開設有多個孔徑不同的孔;所述上閥片和下閥片之間設置有大墊片;所述下閥片的內部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的另一端上設置有下閥筒,下閥筒的大端設置在上閥筒的口部,下閥筒的小端穿過下卡筒;下卡筒設置在上卡筒的口部;所述下閥筒設置為中空的T形。
進一步,所述下閥片的底面上的同一圓周上均勻開設有四個孔徑不同的孔。
進一步,所述上卡筒和下卡筒通過焊接連接在一起;所述上閥筒和下閥筒通過焊接連接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的可調式井下節流器,通過設計上閥筒、上閥片以及下閥片相互配合的斜齒、凸塊和溝槽,利用自鎖與反自鎖的理論力學原理,在開井和關井的時候將下閥片底面上的不同孔徑的孔與上閥片底面上的孔對齊,從而達到了控制氣流直徑,根據氣壓更換成多個直徑不同的節流氣嘴進行井下節流。從而達到延長節流器的使用壽命,減少更換氣嘴的作業次數,縮短作業周期,降低作業成本,避免作業事故風險,提高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可調式井下節流器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可調式井下節流器的上閥筒的三維部分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可調式井下節流器的上閥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可調式井下節流器的下閥片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上卡筒;2-上閥筒;2a-斜齒I;2b-溝槽I;3小墊片;4-上閥片;4a-凸塊;4b-溝槽II;5-大墊片;6-下閥片;6a-斜齒II;6b-溝槽III;7-彈簧;8-下閥筒;9-下卡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科技學院,未經重慶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1120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數字式分注智能控制系統
- 下一篇:一種用于行星齒環游梁抽油機的傳動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