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組合型生物浮床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10200.2 | 申請日: | 2015-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695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楠;魏全偉;田在鋒;王靖飛;馮海波;康全影;馬雄飛;王月鋒;王葉嬌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3/3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新世紀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陳建民;李志民 | 
| 地址: | 050037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合 生物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富營養化水體處理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生物浮床。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景觀水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以水景觀為主題的小區、園林、城鎮等的建設迅速發展。由于北方地區水資源匱乏,城市景觀水體多以城市污水處理廠尾水為補給水源。污水處理廠尾水氮磷等營養元素含量較高,加之城市景觀水體多為靜止或流動性差的封閉緩流水體,導致其水質易黑臭、易富營養化,嚴重影響周圍的城市景觀和居民的生活環境。基于此,如何修復和保持以城市污水處理廠尾水為主要補給水源的城市景觀水體水質,成為當今環境工程水處理研究的熱點問題。
景觀水體的治理一般可分為物理、化學、生物及生態修復。物理常規水處理方法包括底泥疏浚、引水換水、過濾、混凝沉淀、加藥氣浮法等,該方法凈化景觀水體的前期投資費用相對較高,后期維護費用也較高,且能源消耗較大。化學處理主要用于去除景觀水體的藻類及磷,主要通過加入化學藥劑取得立竿見影的處理效果,但是隨著耐藥性藻類的出現,需要頻繁地變換化學藥劑,同時藥的投加量也會更大,處理費用也較高,且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法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通過建立微型水生生態系統,形成完整的生物鏈,實現水體自凈。該方法前期投資費用較少,后期養護費用也低。景觀水體中生態系統的恢復或建立,關鍵在于三個環節:增加水體中的溶解氧、引入水生植物、增加微生物的種群和數量。
生物浮床是一種較為有效的生物法治理富營養化水體的技術,通過在浮床上種植植物,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分解水體中的富營養物,在達到有效治理的同時,還可以提高綠化,美化環境。但是由于植物根系吸收能力有限,對于污染較重的水體或需快速治理的水體的適用性較差。專利CN102826657A公開了一種碳纖維濕地式生態浮床,通過在浮床床體下方進一步設置濕地槽和生物碳纖維,增加微生物附著的方式促進其對富營養物的處理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高效治理富營養化水體的組合型生物浮床。
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組合型生物浮床包括若干個浮床單體連接而成的床體以及設置于所述床體內部的曝氣腔,所述曝氣腔內部設置有曝氣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浮床單體至少為三個,所述曝氣腔為封閉式曝氣腔。
進一步的,所述浮床單體包括浮床框體、設置于浮床框體內側的浮床床體以及均勻設置于浮床床體下方的生物膜載體填料;所述浮床床體上設置有種植槽。
進一步的,所述曝氣裝置設置于曝氣腔內距所述浮床框體底部0.5-1m處。
進一步的,所述種植槽內設置有種植盆,所述種植盆內設置有水生景觀植物及種植介質,所述種植介質包括設置于種植盆下部的陶粒、中部的填料和表層的裝飾土。
進一步的,所述生物膜載體填料選自生態碳纖維、生物繩或生物纖維中的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生物膜載體填料的設置數量為每平方米水體4~10株。
進一步的,所述生物膜載體填料下方設置有配重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生物膜載體填料為比表面積高、吸附性能強,適于微生物附著生長,并利用其附著的微生物實現生物降解的裝置,如現有技術中的生態碳纖維、生物繩、生物纖維等均具有上述特性,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生物膜載體填料的范疇。
本實用新型通過組合型生物浮床內增設的曝氣裝置增加水體中的溶解氧,并且將曝氣裝置設置于由浮床單體連接組合而成的床體內部的曝氣腔內,當曝氣腔為封閉式曝氣腔時,曝氣增加的溶解氧利用率最高,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未經河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102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污水處理池曝氣裝置
 - 下一篇:多級生物反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