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水泥分解爐脫氮的導流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20106287.6 | 申請日: | 2015-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697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趙蔚琳;董立龍;段廣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7/43 | 分類號: | C04B7/4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22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水泥 分解 爐脫氮 導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泥工業(yè)設備領域,具體涉及水泥分解爐脫氮領域。
背景技術
分解爐是當今水泥生產的核心設備之一,承擔著燃料燃燒和碳酸鹽分解的任務,分解爐性能的優(yōu)劣直接決定著后續(xù)生產工序進行的好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分解爐的結構得到不斷地優(yōu)化與改善,分解爐內碳酸鹽的分解更加充分,生料分解率可達90%以上,分解爐熱效應得到提高,回轉窯熱負荷大幅降低。
流體流經分解爐鵝頸管處,由于流動方向的改變,會形成局部壓力梯度過大和局部速度梯度過大,造成流體對鵝頸管的強烈沖擊,特別是固體顆粒與管壁的摩擦作用,會造成設備損壞,縮短使用壽命。
分解爐內碳酸鹽分解的能量源自燃料的燃燒熱。面對著資源能源的日益枯竭,生產水泥所需的燃料參差不齊,燃料中含有的N元素在燃燒過程中被氧化形成NOx,通過煙囪排放到大氣后,會形成酸雨、光化學污染、臭氧層破壞、霧霾等環(huán)境問題,危害人類健康。
近年來,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不斷加強,作為環(huán)境污染大戶的水泥工業(yè)受到各方的重視,水泥脫硝工作正在進行。當前水泥行業(yè)應用較為普遍的脫硝技術有分級燃燒、SCR及SNCR等。分級燃燒是通過燃料分級或者空氣分級的方法削減燃料燃燒產生的高溫區(qū)域達到降低NOx含量的目的,但不可避免NOx的產生;SCR及SNCR是在分解爐或窯尾適當部位噴入氨基還原劑還原NOx以降低其含量的脫硝方法,但是,氨基還原劑噴入不當容易造成氨逃逸嚴重,形成二次污染。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應用于水泥分解爐脫氮的導流裝置,在改善流體在鵝頸管處的流動狀態(tài)的同時,降低分解爐NOx的排放量。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手段實現發(fā)明目的:
一種應用于水泥分解爐脫氮的導流裝置,包括導流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導流裝置置于分解爐鵝頸管彎管處。所述分解爐鵝頸管與分解爐主體連接。所述分解爐主體部位置有還原燃燒器、三次風管、主燃燒器和撒料箱。
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導流裝置由多個同心圓弧狀導流板組成。
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導流板與所述鵝頸管具有相同的圓心。
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導流板固定在鵝頸管內部,相鄰導流板間距10~50cm。
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導流板由特殊材料制成,可承受顆粒的磨損,快速吸收流經流體中的NOx。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可以引導流體在鵝頸管部位的流動,改善流體在鵝頸管處的流動狀態(tài),有效降低因運動方向改變形成的局部壓力梯度過大及速度梯度過大對鵝頸管的損壞;同時,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流裝置,可以快速吸收流經流體中的NOx,有效降低最終煙氣中NOx的含量,益于環(huán)境保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還原燃燒器,2,三次風管,3、主燃燒器,4、撒料箱,5、分解爐主體,6、鵝頸管,7、導流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一種應用于水泥分解爐脫氮的導流裝置,包括導流裝置8,所述導流裝置8置于分解爐鵝頸管7彎管處。所述分解爐鵝頸管7與分解爐主體6連接。所述分解爐主體6上置有還原燃燒器1、三次風管2、主燃燒器3、撒料箱4和三次風分風管道5。所述還原燃燒器1位于分解爐主體6的下部,燃料在缺氧的狀態(tài)下不完全燃燒產生還原氛圍,還原窯氣中攜帶的NOx。所述主燃燒器3位于三次風管2上方,燃料利用來自三次風管2中的氧氣完全燃燒釋放出大量的熱量,用于生料的分解。所述撒料箱4位于主燃燒器3上部,生料由撒料箱4進入分解爐后可快速吸收燃料燃燒熱,發(fā)生分解反應。所述三次風分風管道5位于分解爐柱體6的中部,目的是提供燃料完全燃燒所需要的氧氣。所述鵝頸管7位于分解爐主體6上部,流體由經鵝頸管7到達下一工序。所述導流裝置8由多個同心圓弧狀的導流板組成,所述導流板與所述鵝頸管7具有相同的圓心。所述導流板固定在鵝頸管7內,相鄰導流板間距10~50cm。所述導流板由特殊材料制成,可經受固體顆粒的磨損,亦可快速吸附流經流體中的NOx。
當流體到達鵝頸管7部位時,被導流裝置8均勻分散,一方面引導了流體的運動,穩(wěn)定了流體的運動狀態(tài),降低了因流體運動方向改變局部壓力梯度過大及速度梯度過大對鵝頸管7的損壞;另一方面,導流裝置7快速吸收流經流體中的NOx,有效降低了煙氣中NOx的含量,益于環(huán)境保護。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代,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大學,未經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0628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