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氣管切開封堵塞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01102.2 | 申請日: | 2015-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850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2 |
| 發明(設計)人: | 紀婕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39/20 | 分類號: | A61M39/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鐘山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榮 |
| 地址: | 210029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管 切開 堵塞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護設備領域,尤其為一種氣管切開封堵塞。
背景技術
氣管切開后,除了原發的基礎疾病以外,往往有肺部感染,這是影響脫呼吸機、影響堵管的最大因素。從堵管到最終封管,恢復到之前正常的呼吸狀態,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每次通過堵管或者部分堵管一定時間給予患者呼吸功能鍛煉,直至可以將患者的氣管切開套管拔出;而現有堵管方式缺乏專用的堵管工具,僅僅由醫護人員用棉球,紗布等自行堵管,較為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氣管切開封堵塞,具體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氣管切開封堵塞,包括中心柱和環形的彈性真空氣囊,所述彈性真空氣囊包覆在所述中心柱的周側,該彈性真空氣囊上設置有氣嘴,所述氣嘴內置有氣嘴塞。
所述的氣管切開封堵塞,其進一步設計在于,所述中心柱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端板,所述氣嘴連接在一側端板上。
所述的氣管切開封堵塞,其進一步設計在于,所述氣嘴塞的外側連接有壓蓋,所述壓蓋的邊緣卡接與所述氣嘴的外側壁。
所述的氣管切開封堵塞,其進一步設計在于,所述氣嘴塞的中央設置有手柄,所述壓蓋的中央設置有與所述手柄對應的通孔,所述手柄穿出所述通孔,并且手柄位于所述壓蓋外部的一端連接有拉扣。
所述的氣管切開封堵塞,其進一步設計在于,所述中心柱內沿軸向貫穿設置有氣道。
所述的氣管切開封堵塞,其進一步設計在于,所述一側端板上可轉動設置有覆蓋于所述氣道一端口的調節板,該調節板上設置有若干不同直徑的氣孔。
所述的氣管切開封堵塞,其進一步設計在于,所述端板的上對稱設置有兩個夾持坑,所述兩個夾持坑的上部相對設置有夾持板,所述夾持板相對的側邊設置有夾持凹槽。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中心柱外側設置真空彈性氣囊,在常態下直徑較小便于將其放入套管端部,繼而拔除氣嘴塞后導致真空彈性氣囊吸氣膨脹對套管形成完整的封堵,便于操作;通過撥動調節板可以使得不同規格的氣孔與位于中心柱內的氣道相對,從而可以實現不同程度的部分堵管,為逐步堵管提供了便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常態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彈性真空氣囊膨脹后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3為端板結構示意圖。
圖4為夾取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該氣管切開封堵塞包括中心柱1和環形的彈性真空氣囊2,彈性真空氣囊2包覆在中心柱的周側,該彈性真空氣囊上設置有氣嘴21,氣嘴內置有氣嘴塞22。中心柱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端板11,氣嘴21連接在一側端板上。氣嘴塞的外側連接有壓蓋23,壓蓋的邊緣卡接與氣嘴的外側壁。氣嘴塞22的中央設置有手柄24,壓蓋23的中央設置有與手柄對應的通孔,手柄穿出通孔,并且手柄位于壓蓋外部的一端連接有拉扣25。
結合圖3,中心柱1內沿軸向貫穿設置有氣道12,一側端板上可轉動設置有覆蓋于氣道一端口的調節板13,該調節板上設置有若干不同直徑的氣孔131。
端板11的上對稱設置有兩個夾持坑14,兩個夾持坑的上部相對設置有夾持板15,夾持板15相對的側邊設置有夾持凹槽151。
在預備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可以撥動調節板,使得氣道被完全封堵或者部分封堵,利用圖3所示的夾取裝置9的兩個夾取端91伸入夾持坑內即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穩固的夾持,在本實用新型所指的切開氣管封堵塞就位后,拉動拉扣將壓蓋以及氣嘴塞自氣嘴處拉離,從而真空彈性氣囊膨脹,從而在套管端口彈性擠壓定位,此時,將夾取裝置的兩個夾取端自夾持坑內取出,完成堵塞作業。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中心柱外側設置真空彈性氣囊,在常態下直徑較小便于將其放入套管端部,繼而拔除氣嘴塞后導致真空彈性氣囊吸氣膨脹對套管形成完整的封堵,便于操作;通過撥動調節板可以使得不同規格的氣孔與位于中心柱內的氣道相對,從而可以實現不同程度的部分堵管,為逐步堵管提供了便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人民醫院,未經江蘇省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0110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