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油氣混合液壓缸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96877.5 | 申請日: | 2015-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918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26 |
| 發明(設計)人: | 孟學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聯重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5/14 | 分類號: | F15B15/14;F15B15/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2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氣 混合 液壓缸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油氣混合液壓缸,具體涉及一種油氣混合帶有緩沖效果的液壓缸筒。
背景技術
液壓缸是將液壓能轉變為機械能的、做直線往復運動?(?或擺動運動)的液壓執行元件。它結構簡單、工作可靠。用它來實現往復運動時,可免去減速裝置,并且沒有傳動間隙,運動平穩,因此在各種機械的液壓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由于液壓油缸在工作中產生的動量較大,所以一般的液壓缸都會采用緩沖手段對缸體本身進行保護,而現有技術中的緩沖液壓油缸結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緩沖套與活塞一體式結構;另一種是緩沖套與活塞分體式結構。緩沖套與活塞分體式結構主要用于油缸設計空間較大的情況;當油缸的設計空間不足時,通常采用緩沖套與活塞一體式結構,即缸蓋內腔加工出凹槽,活塞上加工出凸臺,利用凹凸槽的配合來實現緩沖,有時由于油缸空間的限制,即使采用緩沖套與活塞一體式結構,也無法實現緩沖效果;且缸蓋內腔加工出凹槽后,使得缸蓋的受力能力降低。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緩沖套與活塞一體式結構的液壓油缸,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無法實現緩沖效果且使缸蓋的受力能力降低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油氣混合液壓缸。
一種油氣混合液壓缸,包括缸筒、防塵圈、活塞桿密封圈、緩沖圈、支撐環、O形圈、鋼球、活塞,還包括充氣活門、活塞桿部件,其中所述的活塞桿部件包括活塞桿和緩沖缸,所述的緩沖缸缸內套有活塞桿在缸體內做往復運動,其中活塞桿另一端設置有活塞,其中活塞液壓缸筒內壁內表面接觸面設置有支撐環;所述的充氣活門與緩沖缸底端相連接,其中緩沖缸外壁上設置有O形圈、支撐環、緩沖圈、活塞桿密封圈、防塵圈與液壓缸缸筒相固定。
所述的緩沖缸內填充有通過充氣活門輸送的惰性氣體。
所述的密封圈包括青銅填充特氟龍外圈和丁晴橡膠內圈,青銅填充特氟龍外圈套接在丁晴橡膠內圈外部。
有益效果:通過增加緩沖缸填充惰性氣體的方法,對工作中的活塞桿起到緩沖的作用,減少對缸蓋的沖擊,增加設備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其中:1、缸筒2、充氣活門3、防塵圈4、活塞桿密封圈5、緩沖圈6、支撐環7、O形圈8、鋼球9、活塞10、活塞柱11、緩沖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一種油氣混合液壓缸,包括缸筒1、防塵圈3、活塞桿密封圈4、緩沖圈5、支撐環6、O形圈7、鋼球8、活塞9,還包括充氣活門2、活塞桿部件,其中所述的活塞桿部件包括活塞桿10和緩沖缸11,所述的緩沖缸11缸內套有活塞桿10在缸體內做往復運動,其中活塞桿10另一端設置有活塞9,其中活塞液壓缸筒內壁內表面接觸面設置有支撐環6;所述的充氣活門2與緩沖缸11底端相連接,其中緩沖缸11外壁上設置有O形圈、支撐環、緩沖圈、活塞桿密封圈、防塵圈與液壓缸缸筒1相固定。
所述的緩沖缸內填充有通過充氣活門2輸送的惰性氣體。
所述的密封圈4包括青銅填充特氟龍外圈和丁晴橡膠內圈,青銅填充特氟龍外圈套接在丁晴橡膠內圈外部。
工作原理:活塞桿在缸筒內進行往復運動時,緩沖腔內填充有物理性質穩定的惰性氣體對缸蓋進行保護,是活塞桿不直接將力量作用于缸蓋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聯重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聯重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9687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增力型機械鎖緊式液壓缸
- 下一篇:一種新型壓力選擇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