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指紋生物特征識別的二維碼OTP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96410.0 | 申請日: | 2015-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632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8 | 
| 發明(設計)人: | 楊敬濤;李昀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晟元芯片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20/38 | 分類號: | G06Q20/38;G06Q20/40 |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道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趙芳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指紋 生物 特征 識別 二維碼 otp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指紋生物特征識別的二維碼OTP。
背景技術
自動識別系統是現代工業和商業及物流領域中、生產自動化、銷售自動化、流通自動化過程中所必備的自動識別設備以及配套的自動識別軟件所構成的體系。自動識別包括:條碼識讀、射頻識別、生物識別(人臉、語音、指紋、靜脈)、圖像識別、OCR光學字符識別。自動識別系統幾乎覆蓋了現代生活領域中的各個環節,并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其中比較常見應用有:條形碼打印設備和掃描設備、手機二維碼的應用、指紋防盜鎖、自動售貨柜、自動投幣箱、POS機等。
隨著二維碼應用的普及,二維碼產品和生物識別產品越來越多樣化,二維碼已成移動互聯網重要入口,巨頭加入競爭,市場先驅者、小公司紛紛“出局”?通過手機攝像頭拍攝二維碼,有一個新的名詞加以定義:“掃一掃”。這輕易的動作,卻是移動互聯時代兵家之必爭。?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爆發,二維碼這個可以打通線下、線上,為網上購物、移動支付、電子票務、優惠券等提供了便捷入口的“小方塊”,愈發誘人,并引起了巨頭的注意。隨著國內身份證等通用產品的指紋應用,越來越被大家認可。指紋特征,由于其具有終身不變性、唯一性和方便性,已幾乎成為生物特征識別的代名詞。指紋是指人的手指末端正面皮膚上凸凹不平產生的紋線。紋線有規律的排列形成不同的紋型。紋線的起點、終點、結合點和分叉點,稱為指紋的細節特征點(minutiae)。
現有的OTP系統,如圖1所示,即動態口令的操作一般如下:
1、通過網上交易系統軟件,生成口令;
2、把網上交易系統產生的口令通過OTP的鍵盤輸入到屏幕上;
3、按確認鍵后,加密芯片,會通過加密算法生成對應的加密口令;
4、把對應的加密口令通過加密算法生成對應的加密口令;
5、電腦端輸入對應的加密口令進行交易。
????現有的OTP存在以下缺點:需要按鍵輸入,很不方便;只有一種加密模塊,有安全漏洞,安全性不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具有指紋生物特征識別的二維碼OTP。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具有指紋生物特征識別的二維碼OTP,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由指紋控制開機并驗證解碼的指紋二維碼加密芯片,所述指紋二維碼加密芯片上連接有顯示用的液晶屏、指紋采集的指紋傳感器、以及采集二維碼圖像的CMOS,所述指紋二維碼加密芯片包括一SOC處理器,所述SOC處理器內置有指紋傳感器接口單元、真隨機數生成器、各種算法模塊、FLASH存儲器。本實用新型在現有的二維碼OTP中加入指紋生物特征識別,即整合了二維碼和指紋,既能進行指紋特征身份認證,又能進行二維碼拍照,又能進行數字證書驗證,二維碼OTP保證了指紋特征唯一性,二維碼的便捷性,網上交易的安全性。在需要開機通過輸入指紋驗證開機,同時在二維碼需要加解密時,也需要通過指紋驗證來允許解碼,保證了二維碼OTP使用的安全性,而且免除傳統的鍵盤輸入方式,操作更加快捷方便。
進一步,所述指紋二維碼加密芯片上還連接有鍵盤,實現基本的密碼輸入功能。
進一步,所述SOC處理器還內置有MPU數據保護模塊。由于指紋信息等一些加解密信息是存儲在該SOC處理器內部的FLASH存儲器內,該SOC處理器對FLASH存儲器采用了嚴格的存儲保護機制(MPU),該存儲保護機制對FLASH存儲器實施了嚴格的訪問權限管理,只有獲取相應的讀取權限才可以讀出相關信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時只需要按指紋和拍攝二維碼就可以完成相應操作,方便快捷,然后整個交易也是本人使用的,安全性更高。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OTP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硬件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但并不將本實用新型局限于這些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認識到,本實用新型涵蓋了權利要求書范圍內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備選方案、改進方案和等效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晟元芯片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晟元芯片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9641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