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救生拋投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93630.8 | 申請日: | 2015-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528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8 |
| 發明(設計)人: | 柳軍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九江消防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C9/26 | 分類號: | B63C9/26;A62B5/00;F41B11/80;F41B11/6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2000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救生 拋投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涉及一種救生拋投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在救生產品設計中,尤其是消防領域,往往會使用到拋投器,使用拋投器拋出彈體,利用彈體帶動出繩索或其他救生設備,進而完成固定點位作業。但現有的拋投器的設計都比較復雜,重量重,不適合隨身攜帶,設計的發射結構傳動效率低,拋投的距離射程短。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種救生拋投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救生拋投器,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上設有扳機組件,手柄的上部后端設有槍托組件,手柄的的上部前端設有氣缸,所述氣缸內設有發射組件,所述氣缸的前端有發射套管,所述發射套管的上設有彈體,所述氣缸的后端設有配合發射組件的發射控制閥,所述發射控制閥的通過刺針機構連接設置在后端的氣瓶;所述的發射組件包括活塞桿、安裝在活塞桿內的導桿、和導桿安裝座,所述活塞桿的前端與所述發射套管后端配合,且通過發射運動頂出所述彈體;所述扳機組件包括鉸接在手柄上的扳機、安裝在扳機內的復位彈簧,安裝在手柄上的保險銷、與保險銷配合的卡銷、和卡銷按鈕;所述的發射控制閥包括閥體、安裝在閥體內且伸出一段長度的閥針、安裝在閥體內部且與閥針頂緊的壓縮彈簧、和安裝在閥針后部且上端活動連接在氣缸內壁上的豎向設置的閥桿、所述扳機的前端與所述閥針的伸出部配合頂緊;所述刺針機構包括安裝在氣瓶瓶口的氣座、安裝在氣座內的氣針、和套于氣針上的工作彈簧?,所述氣針的一端頂緊配合所述閥桿的桿身上,氣針的另一端配合氣瓶的氣孔,且該氣針通過左右擺動實現氣瓶的間隙即時放氣,進而使得活塞桿瞬間頂出發射彈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救生拋投器用于遠距離拋投救生繩、救生圈,適用于河邊、湖邊、江邊和海邊等復雜救援場所,可實現遠距離水上救生,同時也適用民用、警用、軍用、消防、船對船、船對岸、高樓或山澗等救援場合的拋繩作業,且本實用新型的重量輕,便于攜帶,結構設計新穎緊湊,而且射程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A-A處的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救生拋投器,包括包括手柄1,手柄上設有扳機組件,扳機組件為一個帶鉤的支桿,可以方便放置人體肩部。手柄的上部后端設有槍托組件2,手柄的的上部前端設有氣缸3,氣缸3內部有一個缸體,缸體內有設有發射組件,氣缸的前端有發射套管4,發射套管4的上設有彈體5,氣缸3的后端設有配合發射組件的發射控制閥,發射控制閥的通過刺針機構連接設置在后端的氣瓶6。
發射組件包括活塞桿7、安裝在活塞桿7內的導桿8、和導桿安裝座9,活塞桿7的前端與所述發射套管4后端配合,且通過發射運動頂出彈體5。
扳機組件包括鉸接在手柄1上的扳機10、安裝在扳機10內的復位彈簧11,安裝在手柄上的保險銷12、與保險銷配合的卡銷13、和卡銷按鈕14。
發射控制閥包括閥體15、安裝在閥體內且伸出一段長度的閥針16、安裝在閥體15內部且與閥針16頂緊的壓縮彈簧17、和安裝在閥針16后部且上端活動連接在氣缸3內壁上的豎向設置的閥桿18、扳機10的前端與所述閥針16的伸出部配合頂緊。
刺針機構包括安裝在氣瓶6瓶口的氣座19、安裝在氣座19內的氣針20、和套于氣針20上的工作彈簧21?,氣針20的一端頂緊配合所述閥桿18的桿身上,氣針的另一端配合氣瓶6的氣孔,且該氣針通過左右擺動實現氣瓶的間隙即時放氣,進而使得活塞桿瞬間頂出發射彈體5。
在本實用新型中,扳機組件為傳統的結構,按下扳機時,扳機的上端下壓閥針,閥針向后移動下,壓動壓縮彈簧17,也帶動閥桿18向前移動,而此時在刺針機構上,氣針20是堵住氣瓶的瓶口的,當閥桿18向前移動時,氣針也向前,打開了瓶口,瓶口即時噴氣,氣瓶為二氧化碳氣瓶,噴出的氣體傳動到氣缸內,使得氣缸內的活塞桿獲得發射力,向前沖,就頂出了彈體,彈體被發射出去。
上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和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九江消防裝備有限公司,未經九江消防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936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用途海洋工程船的全回轉舵槳安裝結構
- 下一篇:自動牽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