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河道型水源地水體的異位凈化及水質維持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91896.9 | 申請日: | 2015-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254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9 |
| 發明(設計)人: | 左倬;朱雪誕;胡偉;成必新;陳煜權;王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31219 | 代理人: | 鐘玉敏 |
| 地址: | 200434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河道 水源地 水體 凈化 水質 維持 系統 | ||
1.一種河道型水源地水體的異位凈化及水質維持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體(1)流向依次設置的提升泵站(2)、混凝沉淀單元(3)、生物接觸氧化單元(4)、生態蓄水單元(5):
所述混凝沉淀單元(3)中設置至少兩個彼此并聯且獨立運行的混凝沉淀裝置(31),所述混凝沉淀裝置(31)包括污泥濃縮室、絮凝劑投加攪拌室、助凝劑投加攪拌室、斜管沉淀室以及溢流出水收集渠;
所述生物接觸氧化單元(4)中包括至少兩個彼此并聯且獨立運行的生物接觸氧化池(41),生物接觸氧化池底部設置有微孔曝氣裝置(411),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填充有球形懸浮填料或生物繩(412),生物接觸氧化池末端安裝有多道與水平來水方向垂直的透水性土工織物(413);
所述生態蓄水單元(5)中設置水生植物(53)以及水生動物(5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型水源地水體的異位凈化及水質維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單元(3)、生物接觸氧化單元(4)、生態蓄水單元(5)的水位依次降低。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型水源地水體的異位凈化及水質維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泵站(2)的進水口處設置有攔污格柵(2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型水源地水體的異位凈化及水質維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裝置為采用Actiflo快速沉淀工藝、DensaDeg高密度澄清池工藝或其它投加絮凝劑凈化水質的混凝沉淀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型水源地水體的異位凈化及水質維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觸氧化池(51)中球形懸浮填料或生物繩的填充率為50~8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型水源地水體的異位凈化及水質維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觸氧化池(51)采用底部進水、表層出水的方式配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型水源地水體的異位凈化及水質維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態蓄水單元(5)的邊坡采用土坡、干砌塊石、生態石籠或生態袋,邊坡比不小于1:3。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型水源地水體的異位凈化及水質維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態蓄水單元(5)的邊坡與常水位交界處下方1m處設有寬度不小于5m的水生植物種植平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91896.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色美耐皿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膠囊用起升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