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回收窯爐余熱的烘干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91278.4 | 申請日: | 2015-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139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9 |
| 發明(設計)人: | 牛志森;周棟;司偉才;林樹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淄博電瓷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6B21/14 | 分類號: | F26B21/14;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55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回收 余熱 烘干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瓷領域,涉及一種烘干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回收窯爐余熱的烘干設備。
背景技術
絕緣子生產過程能耗比較大,特別是瓷件燒成前要進行烘干,使產品水分降到很低才能入窯燒,所以需要大量的熱能進行加熱。目前,烘干裝置的加熱大部分是采用煤氣或天然氣加熱,方式是通過用燃氣把空氣加熱后送進烘干室,這樣熱效率很低,同時要達到需要的熱能就得消耗大量的燃氣,造成生產成本偏高。由于烘干室是加熱空氣后送進烘干室,熱風分布不均勻,造成烘干室內熱量分布不平衡,嚴重影響烘干產品的質量。此外,由于燃氣的大量消耗,燃燒廢氣的排量也很高,造成大氣污染,無法適應國家對生產節能減排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回收窯爐余熱的烘干設備,其節能環保、自動化程度高、能大大降低生產成本。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回收窯爐余熱的烘干設備,包括烘干室、引風機、電動執行器、熱電偶、排濕裝置及控制器,所述引風機與電動執行器的數量均為一個以上,且每個電動執行器均對應地連接控制一個引風機;窯爐余熱通過管道并借助于所述引風機輸送至烘干室;所述排濕裝置設于烘干室內部,排濕裝置包括排濕風機和濕度傳感器;所述熱電偶插于烘干室的頂部;所述電動執行器、熱電偶、排濕風機及濕度傳感器分別與控制器連接。
所述熱電偶的作用是實時監控烘干室的溫度,所述電動執行器的作用是通過控制引風機進而控制余熱風量的大小,所述排濕風機和濕度傳感器的作用是監測并調控烘干室內的濕度;所述熱電偶測得的溫度數據、濕度傳感器測得的濕度數據傳遞給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的溫度數據和濕度數據與設定的溫度、濕度數據比較分析后,根據控制器的程序設定調控電動執行器及排濕風機,進而對溫度、濕度及每一步的運行時間進行調控,自動化程度高。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器還包括顯示模塊,作為一種優選,所述顯示模塊為液晶顯示屏,工作時,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的溫度數據和濕度數據在顯示模塊上顯示出來,以方便操作人員實時了解烘干室內的溫度、濕度及運行時間情況。
進一步地,所述烘干室內還設有攪拌風機,優選地,所述攪拌風機的數量為3臺,攪拌風機的作用是使熱風更好地在烘干室里面循環,提高余熱的利用效率,并使待烘干的產品水分蒸發均勻,提高產品的合格率。
優選地,所述熱電偶的數量為3根,均勻地插于烘干室上方,用于監控烘干室溫度。
進一步地,所述引風機與電動執行器的數量均為3個,3臺引風機均勻地分布于烘干室頂上。
優選地,所述管道上包裹有一層巖棉,以降低窯爐余熱傳輸過程中的熱損耗。
優選地,所述排濕裝置設于烘干室的底部,以準確測定烘干室內的濕度并更加合理地利用窯爐余熱,提高余熱的利用效率。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余熱損失少,節約燃料,降低了生產成本,能自動控制烘干室內的溫度、濕度及運行時間,自動化程度高,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連接示意圖;
其中,1-烘干室;2-引風機;3-電動執行器;4-熱電偶;5-排濕裝置;6-控制器;7-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回收窯爐余熱的烘干設備,包括烘干室1、引風機2、電動執行器3、熱電偶4、排濕裝置5及控制器6,所述引風機2與電動執行器3的數量均為一個以上,且每個電動執行器3均對應地連接控制一個引風機2;窯爐余熱通過管道7并借助于所述引風機2輸送至烘干室1;所述排濕裝置5設于烘干室1內部,排濕裝置5包括排濕風機和濕度傳感(排濕風機和濕度傳感在圖中沒有畫出);所述熱電偶4插于烘干室1?的頂部;所述電動執行器3、熱電偶4、排濕風機及濕度傳感器分別與控制器6連接。本實施例中的熱電偶4的數量為3根,均勻地插于烘干室1上方,引風機2與電動執行器3的數量也均為3個,3臺引風機2均勻地分布于烘干室1的頂上。
作為一種優選,控制器6還包括顯示模塊,所述顯示模塊為液晶顯示屏。烘干室內還可以設3臺攪拌風機。此外,管道7上最好包裹一層巖棉,以降低窯爐余熱傳輸過程中的熱損耗,所述排濕裝置5最好設于烘干室1的底部。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淄博電瓷廠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淄博電瓷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9127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淬火爐熱回收裝置
- 下一篇:改進的水冷爐蓋喂絲擋火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