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耐腐蝕的酸性氣體吸收罐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79954.6 | 申請日: | 2015-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197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俊榮;王靜江;張利粉;馮文元;張利仁;宋孚喜;郭洪元;劉志軍;劉冬;王大明;崔月;徐麗艷;孫輝宇;焦金華;趙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雙;李巖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腐蝕 酸性 氣體 吸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耐腐蝕的酸性氣體吸收罐,特別是一種可以應用于天然氣、煉廠油氣及化工廠產生的合成氣的吸收的酸性氣體吸收罐。
背景技術
化工產品生產中,常會產生酸性氣體副產物,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氣中,不但會對境造成污染,也會對人體產生危害。所以酸性氣體多用無機堿或有機堿進行吸收,減少對環境的危害。現有的酸性氣體吸收罐均為不銹鋼材質,長期使用,腐蝕嚴重。為了減少酸性氣體對鋼質設備的腐蝕,通常在堿液中添加砷化合物或礬化合物做為緩蝕劑。這些緩蝕劑為劇毒化學品,一旦泄露,不但會對環境造成極嚴重的危害,還危及人們的生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腐蝕的酸性氣體吸收罐。在吸收罐的內部附襯陶瓷內襯,避免了腐蝕性酸性氣體與鋼質罐體的直接接觸,對罐體起到了保護作用,解決了酸性氣體對鋼質罐體的腐蝕問題。在操作過程中,不再使用劇毒化學品作為緩蝕劑,避免了劇毒化學品對人體及環境的危害。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耐腐蝕的酸性氣體吸收罐,包括罐體,該罐體上設置進堿孔、酸性氣體進口、排料口、加水口、放氣口,其中,該耐腐蝕的酸性氣體吸收罐還包含:
一陶瓷內襯,該陶瓷內襯設置在該罐體內壁上;
一控制器;
一酸堿度傳感器,設置在該罐體內部,并電性連接該控制器;
一氣壓傳感器,設置在該罐體內部上方,并電性連接該控制器;以及
一監視器,電性連接該酸堿度傳感器及該氣壓傳感器,用于實時監控罐體內液體的酸堿度及罐體內的氣壓。
上述的耐腐蝕的酸性氣體吸收罐,其中,還包含:
一設置在酸性氣體進口的電子閥門,電性連接該控制器;以及
一設置在進堿孔的電子閥門,電性連接該控制器。
上述的耐腐蝕的酸性氣體吸收罐,其中,還包含:
一設置在該放氣口的電子閥門,電性連接該控制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酸性氣體吸收罐內壁襯有陶瓷內襯,對鋼質罐體起到了保護作用,解決了酸性氣體對鋼質罐體的腐蝕問題,不需使用劇毒化學品作為緩蝕劑,避免了劇毒化學品對人體及環境的危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酸性氣體吸收罐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酸性氣體吸收罐俯視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
1???進堿孔
2???酸性氣體進口
3???罐體
4???陶瓷內襯
5???排料口
6???加水口
7???放氣口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酸性氣體吸收罐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酸性氣體吸收罐俯視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耐腐蝕的酸性氣體吸收罐,包含:罐體3、進堿孔1、酸性氣體進口2、陶瓷內襯4、排料口5、加水口6以及放氣口7。其中該進堿孔1、該酸性氣體進口2、該加水口6和該放氣口7設置在該罐體頂部;該排料口5設置在該罐體底部;該陶瓷內襯設置在該罐體內壁上,并且覆蓋該罐體內壁。
當該吸收罐開始工作時,堿液通過該進堿孔3進入該罐體內部,同時通過該加水口6向該罐體內部加水,以稀釋該堿液。之后將酸性氣體通過給酸性氣?體進口2加入至該罐體內部,與該堿液進行中和反應。反應之后的固體液體殘渣通過排料口5排出罐體3,同時反應過程中所產生的氣體通過放氣口7排出。由于該罐體3內壁上附有一層陶瓷內襯4,因此避免了當該堿液進入該罐體時對該罐體3內壁所造成的腐蝕。同時避免了酸性氣體進入該罐體3之后對罐體3的內壁的腐蝕。
在實際生產中,由于需要達到酸堿平衡,所以往往對堿液以及酸性氣體的加入量需要進行控制。因此在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酸性氣體吸收罐進一步包含一酸堿度傳感器(圖中未繪示),設置在該罐體3內部,并且電性連接一控制器。該酸堿度傳感器用于測量罐體內反應液的酸堿度。當測得液體呈酸性時,該控制器控制該酸性氣體進口關閉,同時繼續加入堿液;當測得液體呈堿性時,該控制器控制該進堿孔關閉,同時繼續加入酸性氣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7995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節能的碳酸鹽再生系統
- 下一篇:結構改進的除濕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