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潤滑功能的變速箱輸入軸承座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76914.6 | 申請日: | 2015-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470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16 |
| 發明(設計)人: | 吳洋;徐東云;馬士劍;翟許光;吳秀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徐工傳動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5/04 | 分類號: | F16C35/04;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點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劉新合 |
| 地址: | 221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潤滑 功能 變速箱 輸入 軸承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變速箱輸入軸承座結構,具體是一種具有潤滑功能的變速箱輸入軸承座結構。
背景技術
可靠的潤滑可以提升軸承的使用壽命;傳統的軸端的軸承潤滑方式主要有強制潤滑和非強制潤滑。強制潤滑是通過布置油道,直接對軸承潤滑,但加工工藝性差;非強制潤滑是通過齒輪旋轉帶動油液飛濺到軸承上對其潤滑,對位置要求較高。
油封主要用于各種機械的軸承處,其功能在于把油腔和外界隔離,對內封油,對外封塵,但是當軸承無法得到充分潤滑,油液無法到達油封處,油封的唇口會出現干摩的現象,工作一段時間后,油封的密封性能會急劇下降。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潤滑功能的變速箱輸入軸承座結構,能夠在非強制潤滑下有效地解決變速箱輸入端位置不佳的軸承潤滑和油封的干摩現象。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潤滑功能的變速箱輸入軸承座結構,
它包括輸入軸承座、油封以及軸承,
所述的輸入軸承座的外徑開有一個油槽;油槽面鉆有一個通孔,通孔位于軸承和油封兩者安裝之間。
所述的輸入軸承座上的油槽為沿軸向方向的銑制油槽。
所述的輸入軸承座通過墊圈和螺栓與箱體連接。
與現有的軸承座結構相比:本實用新型設置油槽以及通孔:齒輪旋轉,帶動油液飛濺到箱體,并沿箱體下流,輸入軸承座的油槽不斷聚集油液,油液再通過通孔,滴落到軸承和油封之間,從而達到軸承潤滑和避免油封干摩的現象;即設計簡單,加工工藝好,成本低且可靠性好,無需維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箱體,2、墊圈,3、螺栓,4、輸入軸承座,41、油槽,5、油封,6、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具有潤滑功能的變速箱輸入軸承座結構,
它包括輸入軸承座4、油封5以及軸承6,
所述的輸入軸承座4的外徑開有一個油槽41;油槽41面鉆有一個通孔,通孔位于軸承6和油封5兩者安裝之間。所述的輸入軸承座4上的油槽41為沿軸向方向的銑制油槽,設計簡單,加工工藝好,成本低且可靠性好,無需維護。
所述的輸入軸承座4通過墊圈2和螺栓3與箱體1連接;確保油槽41保持水平。
工作時,齒輪旋轉,帶動油液飛濺到箱體1,并沿箱體1往下流,輸入軸承座4的油槽41不斷聚集油液,油液再通過通孔,滴落到軸承6和油封5之間,從而達到軸承6潤滑和避免油封5干摩的現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徐工傳動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徐州徐工傳動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7691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盾構管片拼裝機旋轉架與移動架連接用回轉軸承
- 下一篇:半軸軸承壓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