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安全高效反應釜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76780.8 | 申請日: | 2015-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030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紹領;石賢舉;方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紹領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陽***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安全 高效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安全高效反應釜。
背景技術
在石油制備、化工醫藥、食品和造紙等等行業,特別是化工產品生產行業,大多都使用反應釜做為反應容器,而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往往對于壓力都有嚴格的要求且需要對物料進行攪拌,現有技術中,反應釜內的壓力調節需要操作人員手動操作,存在安全隱患,且攪拌裝置的攪拌槳葉只能水平轉動,攪拌速度慢,混勻效果差,容易出現化學反應無法充分進行,影響了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安全,自動調壓且生產效率高的一種安全高效反應釜。
一種安全高效反應釜,包括反應釜釜體、攪拌裝置和調壓裝置,反應釜釜體上設置進料口和出料口,攪拌裝置包括旋轉動力組件、伸縮動力組件和伸縮組件,伸縮組件的攪拌套管穿過反應釜釜體頂壁,攪拌套管的頂端連接伸縮動力組件,攪拌套管的上部連接旋轉動力組件,攪拌套管下部上設置攪拌槳葉,伸縮組件的活塞桿的中部和下部設置攪拌槳葉,活塞桿的底端連接圓盤,調壓裝置包括壓力傳感器、放空管、壓力調節閥和控制電路,壓力傳感器安裝在反應釜釜體內部,放空管安裝在反應釜釜體頂壁上,壓力調節閥安裝在放空管內部,放空管頂端連接防雨罩。
具體的,伸縮動力組件是氣壓缸、液壓缸和電動推桿的一種。
具體的,攪拌套管位于反應釜本體內部的部分、活塞桿、攪拌葉片和圓盤均采用耐腐蝕性強和耐磨性強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與?固化劑復合材料制成的雙疏PDMS膜包裹。
具體的,放空管頂部設置防砂套管,放空管頂端和防雨罩位于防砂套管內,防砂套管和放空管通過支撐桿連接,防雨罩和防砂套管通過支撐桿連接。
具體的,控制電路連接存儲與定時電路。
具體的,反應釜釜體下部設置取樣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調壓裝置實現自動調壓,提高了安全性,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攪拌槳葉和圓盤不僅可以旋轉而且可以上下移動,提高了攪拌效率和攪拌效果,提高了生產效率,化學反應充分完成,避免了原料的浪費,提高了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1?反應釜釜體????2?進料口????3?出料口?????4?取樣管?????5?旋轉動力組件?????6?支撐架??????7?伸縮動力組件??????8?攪拌套管?????9?活塞桿?????10?攪拌槳葉?????11?圓盤?????12?壓力傳感器?????13?控制電路?????14?存儲與定時電路?????15?放空管??????16?壓力調節閥?????17?防雨罩?????18?防砂套管?????19?支撐桿????20?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安全高效反應釜,包括反應釜釜體1、攪拌裝置和調壓裝置,反應釜釜體1上部側壁上設置進料口2,反應釜釜體1下部側壁上設置取樣管4,反應釜釜體1下端出料口3。
攪拌裝置包括旋轉動力組件5、伸縮動力組件7和伸縮組件,伸縮組件的攪拌套管8穿過反應釜釜體1頂壁,反應釜釜體1頂端設置支撐架6,伸縮動力組件7安裝在支撐架6上,伸縮動力組件7是氣壓缸、液壓缸和電動推桿的一種,攪拌套管8的頂端連接伸縮動力組件7,伸縮動力組件7提供動力使活塞桿9上下運動,攪拌套管8的上部通過鏈條或皮帶連接旋轉動力組件5,攪拌套管8在旋轉動力組件5的帶動下旋轉,攪拌套管8下部上設置攪拌槳葉10,伸縮組件的活塞桿9的中部和下部設置攪拌槳葉10,活塞桿9的底端連接圓盤11。
調壓裝置包括壓力傳感器12、放空管15、壓力調節閥16、控制電路13和存儲與定時電路14,壓力傳感器12安裝在反應釜釜體1內部,壓力傳感器12連接控制電路13,控制電路13連接壓力傳感器12和壓力調節閥16,放空管15安裝在反應釜釜體1頂壁上,壓力調節閥16安裝在放空管15內部,當反應釜釜體1內部壓力達到一定的數值時,壓力傳感器12將信號傳遞給控制電路13,控制電路13打開壓力調節閥16進行放氣,同時,放氣的時間點記錄在存儲與定時電路14中,到達一定的時間后,定期提醒對反應釜進行檢修,以防止反應釜承受不了過大的壓力。
放空管15頂部設置防砂套管18和防雨罩17,防雨罩17呈圓錐狀,防雨罩17的直徑大于放空管15的直徑,放空管15頂端和防雨罩17位于防砂套管18內,防砂套管18和放空管15通過支撐桿19連接,防雨罩17和防砂套管18通過支撐桿20連接,防雨罩17和防砂套管18可有效防止雨水、灰塵等雜質進入并堵塞放空管15。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紹領,未經王紹領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7678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