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工藝中的制冷介質循環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73710.7 | 申請日: | 2015-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487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易邦;李增光;周燕;袁玉進;陸應文;楊雄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新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27/02 | 分類號: | F25B27/02;F25B4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賈玉姣 |
| 地址: | 650100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氯化 鈦白粉 生產工藝 中的 制冷 介質 循環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生產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工藝中的制冷介質循環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氯化法制取鈦白粉的技術已經起步,但是氯化法制取鈦白粉的過程中,沸騰氯化反應溫度在700-1000℃之間,而且尾氣溫度在300℃左右,低于四氯化鈦的沸點。這樣,低沸點的四氯化鈦產品難以回收,增大了四氯化鈦的耗損,提高了成本。
通常,采用多級冷凝的方法回收尾氣中的四氯化鈦,利用液氨或冷凍鹽水作為制冷介質對尾氣進行冷凝,但是,這種方法不僅效果差、成本高,而且設備容易損壞,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工藝中的制冷介質循環系統,該用于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工藝中的制冷介質循環系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回收尾氣中的有效成分的效率。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工藝中的制冷介質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壓縮機組件;高壓循環桶,所述高壓循環桶與所述壓縮機組件相連;低壓循環桶,所述低壓循環桶分別與所述高壓循環桶和所述壓縮機組件相連;換熱室,所述換熱室與所述低壓循環桶相連;緩沖罐,所述緩沖罐分別與所述換熱室和所述高壓循環桶相連。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工藝中的制冷介質循環系統,由于設置壓縮機組件和緩沖罐的緣故,通過壓縮機組件壓縮制冷介質,使制冷介質循環利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回收尾氣中的有效成分的效率。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工藝中的制冷介質循環系統,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特征: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高壓循環桶與所述壓縮機組件之間通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相連,所述第一管路設置成能夠允許制冷介質從所述高壓循環桶流向所述?壓縮機組件,所述第二管路設置成能夠允許制冷介質從所述壓縮機組件流向所述高壓循環桶。由此,經壓縮機組件壓縮的制冷介質可進入高壓循環桶,在特殊狀態下,高溫循環桶可以為壓縮機組件提供制冷介質。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管路上設置有第一閥門且所述第二管路上設置有第二閥門。這樣可以方便地控制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通斷,并且調節其中流體的流量、流向和壓力等。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高壓循環桶與所述低壓循環桶之間設置有第三管路,所述低壓循環桶與所述壓縮機組件之間設置有第四管路,所述第三管路設置成能夠允許制冷介質從所述高壓循環桶流向所述低壓循環桶,所述第四管路設置成能夠允許制冷介質從所述低壓循環桶流向所述壓縮機組件。由此,壓縮后的制冷介質可從高壓循環桶流向低壓循環桶,進行后續制冷工作,而完成熱交換而呈氣態的制冷介質可從低壓循環桶流向壓縮機組件,進行壓縮,完成制冷介質的循環利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三管路上設置有第三閥門且所述第四管路上設置有第四閥門。這樣,可以方便地控制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的通斷,并且調節其中流體的流量、流向和壓力等。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低壓循環桶與所述換熱室之間設置有第五管路和第六管路,所述第五管路設置成能夠允許制冷介質從所述低壓循環桶流向所述換熱室,所述第六管路設置成能夠允許制冷介質從所述換熱室流向所述低壓循環桶。由此,低壓循環桶中的制冷介質可以進入換熱室對高溫尾氣制冷,從而回收尾氣中的有效成分。并且,完成換熱后,換熱室內的制冷介質可流向低壓循環桶,從而供給壓縮機組件進行壓縮,完成循環。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五管路上設置有第五閥門且所述第六管路上設置有第六閥門。這樣,可以方便地控制第五管路和第六管路的通斷,并且調節其中流體的流量、流向和壓力等。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換熱室與所述緩沖罐之間設置有第七管路和第八管路,所述緩沖罐與所述高壓循環桶之間設置有第九管路,所述第七管路設置成能夠允許所述換熱室內的制冷介質流向所述緩沖罐,所述第八管路設置成能夠允許所述換熱室內的物料流向所述緩沖罐,所述第九管路設置成能夠允許制冷介質從所述緩沖罐流向所述高壓循環桶。這樣,在特殊情況下,換熱室內的高溫尾氣和制冷介質可以流向緩沖罐,防止因制冷介質外泄或膨脹而損壞設備。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七管路上設置有第七閥門且所述第八管路上設置有第八閥門且所述第九管路上設置有第九閥門。這樣,可以方便地控制第七管路、?第八管路和第九管路的通斷,并且調節其中流體的流量、流向和壓力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新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未經云南新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7371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直流電驅動多模塊化供熱制冷裝置
- 下一篇:空調用制冷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