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搓絲設備生產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70442.3 | 申請日: | 2015-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738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安市瑞春標準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34 | 分類號: | B65G47/3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薛輝 |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溫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設備 生產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螺紋搓絲加工的搓絲設備生產線。
背景技術
目前,緊固件生產廠家已經普遍采用搓絲機來加工螺紋,不同尺寸、不同規格的螺紋要有不同的搓絲機來完成,每臺搓絲機要專門的工人來進行管理,搓絲機的上料也要人工來完成,勞動強度大,整個車間工人多,效率低,不能滿足現代化的生產要求,也給企業生產帶來一定的經濟負擔。
發明內容
鑒于背景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同時完成各種不同尺寸、不同規格螺紋的自動搓絲加工,全程自動化生產,提高效率,節約用工的搓絲設備生產線。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施的:
搓絲設備生產線,包括多臺自動搓絲機,其特征在于:多臺自動搓絲機橫向并排擺放,每臺自動搓絲機的后端為進料端,進料端設有振動送料盤,每臺自動搓絲機的前端為出料端,出料端設有自動輸送帶,自動輸送帶的前端為輸出端,輸出端設有成品收集箱,振動送料盤的上方設有漏斗,漏斗固定在樓板上,漏斗的頂部進口朝上,漏斗的底部出口對準振動送料盤,漏斗的底部出口設有閘板,閘板與氣缸連接由氣缸推動進行打開或關閉,樓板的上方設有行車。
多臺自動搓絲機具有不同型號和不同高度,高度高的自動搓絲機在中間位置擺放,高度低的自動搓絲機在兩旁位置擺放,所述樓板也為高低設計。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搓絲設備生產線,將多臺不同型號的搓絲機組合在一起,由各自振動送料盤進行自動送料,由各自自動輸送帶進行自動出料,而振動送料盤的上料則統一由工人操控行車來完成,具體過程是:將存放半成品的掛斗由行車提升后送至一個個漏斗的頂部進口的正上方,然后將掛斗內的半成品倒入漏斗內,當某一臺搓絲機對應的振動送料盤內沒有存料時,與該振動送料盤對應的漏斗的閘板打開,漏斗內的半成品就會倒入振動送料盤內,然后閘板關閉,可以再次操控行車將半成品加入到該漏斗內。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搓絲設備生產線不僅能夠同時完成各種不同尺寸、不同規格螺紋的自動搓絲加工,而且在整個加工過程中,所有半成品的上料可以由一個工人操控行車及相應掛斗的上下升降即可完成,而成品也是自動送出,全程自動化生產,提高效率,節約用工,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搓絲設備生產線,包括多臺自動搓絲機6,多臺自動搓絲機6在樓下一層橫向并排擺放,多臺自動搓絲機6具有不同型號和不同高度,高度高的自動搓絲機在中間位置擺放,高度低的自動搓絲機在兩旁位置擺放,每臺自動搓絲機6的后端為進料端,進料端設有振動送料盤5,每臺自動搓絲機6的前端為出料端,出料端設有自動輸送帶7,自動輸送帶7的前端為輸出端,輸出端設有成品收集箱8,振動送料盤5的上方設有漏斗3,漏斗3固定在二層樓板4上,漏斗3的頂部進口朝上,漏斗3的底部出口對準振動送料盤5,漏斗3的底部出口設有閘板10,閘板10與氣缸9連接由氣缸9推動進行打開或關閉,二層樓板4采用中間高兩旁低的高低設計,二層樓板4的上方設有行車1。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將存放不同半成品的掛斗2由行車1提升后送至一個個漏斗3的頂部進口的正上方,然后將掛斗2內的半成品倒入漏斗3內,當某一臺搓絲機6對應的振動送料盤5內沒有存料時,與該振動送料盤5對應的漏斗3的閘板10打開,漏斗3內的半成品就會倒入振動送料盤5內,然后閘板10關閉,可以再次操控行車1將半成品加入到該漏斗3內;工作時,搓絲機6由各自振動送料盤5進行半成品自動有序的送料,由各自自動輸送帶7進行成品的自動送出,不同尺寸、不同規格螺紋由不同的自動搓絲機6來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安市瑞春標準件有限公司,未經瑞安市瑞春標準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7044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