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導播錄課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66200.7 | 申請日: | 2015-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348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湯銳彬;王曉東;張婷;孫小期;朱妍靜;劉家璇;朱文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N7/18 | 分類號: | H04N7/18;H04N5/76;G09B5/06 |
| 代理公司: | 寧波誠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鄧青玲 |
| 地址: | 31521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導播 系統 | ||
1.一種智能導播錄課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機器人(1),與所述機器人(1)連接的云服務器(2);其中,所述機器人(1)上設置有:
第一視頻采集器(11),用于采集教師的授課視頻數據;
音頻采集器(12),用于采集教師的授課音頻數據;
第一編碼器(13),分別與所述第一視頻采集器(11)和所述音頻采集器(12)的數據輸出端相連接,用于對采集的教師的授課視頻和授課音頻進行整合編碼以形成授課數據流(TS1);
第一計算機(141),能存儲、顯示和播放教學講義數據,同時采集教師對教學講義的控制指令數據;
第二編碼器(15),與所述第一計算機(141)的數據輸出端相連接,用于編碼教學講義數據從而形成講義數據流(TS3);
第三編碼器(16),與所述第一編碼器(13)及第二編碼器(15)的數據輸出端相連接,用于整合編碼授課數據流(TS1)、講義數據流(TS3)及教師對教學講義的控制指令數據(Control),以形成錄課數據流(TS4);
網絡交換機(19),所述第一計算機(141)、第一編碼器(13)、第二編碼器(15)和第三編碼器(16)上均通過一網絡傳輸模塊與所述網絡交換機(19)連接,該網絡交換機(19)與云服務器(2)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導播錄課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采集學生上課情況視頻數據的第二視頻采集器(17),與所述第二視頻采集器(17)數據輸出端連接一能夠將學生上課情況視頻數據編碼形成學生情況視頻數據流(TS2)的第四編碼器(18),所述第四編碼器(18)也通過一網絡傳輸模塊與所述網絡交換機(19)連接,所述第四編碼器(18)的數據輸出端與所述第三編碼器(16)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導播錄課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解碼及顯示授課數據流(TS1)、講義數據流(TS3)、學生情況視頻數據流(TS2)和教師對教學講義的控制指令數據(Control)的第二計算機(142);
其中第三編碼器(16)與所述第二計算機(142)的數據輸出端相連接,所述第二計算機(142)通過網絡傳輸模塊與所述網絡交換機(19)連接,所述教師對教學講義的控制指令數據(Control)自所述第一計算機(141)通過所述網絡交換機(19)傳送到所述第二計算機(142)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導播錄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計算機(141)和第二計算機(142)為平板電腦。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導播錄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編碼器(13)和第四編碼器(18)為SDI高清編碼器,所述SDI高清編碼器上嵌設有型號為DM365DSP的微處理器芯片;
所述第二編碼器(15)和第三編碼器(16)為VGA編碼器,所述VGA編碼器上嵌設有型號為DM365DSP的微處理器芯片;
所述第一視頻采集器(11)和第二視頻采集器(17)為攝像頭,音頻采集器(12)為麥克風。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智能導播錄課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用于控制網絡交換機(19)上傳權限的監控服務器,所述監控服務器與所述網絡交換機(19)通訊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大學,未經寧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66200.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單芯片十六路視頻多功能光端機
- 下一篇:一種ATM交易數據的視頻疊加處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