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鋰離子電池循環防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61409.4 | 申請日: | 2015-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156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娟;沈俊杰;邵漢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中科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10 | 分類號: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剛;孫玉英 |
| 地址: | 316131 浙江省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鋰離子電池 循環 防護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循環防護裝置,屬于鋰離子電池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鋰離子電池以其體積小、重量輕、容量高、壽命長等優點受到市場青睞,由于Li+是一種較為活潑的元素,在鋰離子生產時需要時刻防止出現安全事故。在鋰離子電池加工過程中,必須經過鋰離子電池循環裝置,進行循環檢測。然而目前在循環檢測時,鋰離子沒有任何防護套,容易出現電池在循環過程中內部短路引起燃燒,從而造成安全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鋰離子電池循環防護裝置。本實用新型可以有效防止電池在循環測試時內部短路引起燃燒,從而大大地降低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鋰離子電池循環防護裝置,包括下殼體,下殼體兩側設有下側板,下側板間形成容納電池的底槽,下側板的上方設有向內彎的上沿,下殼體上方設有上殼體,上殼體的兩側設有上側板,上側板間形成頂槽,底槽與頂槽組成通槽,上側板的下方設有向外彎、且與上沿契合的下沿。
上述的鋰離子電池循環防護裝置中,所述的下側板的中部設有向內彎的彈性突起。
與現有技術相比,在電池循環測試前,將電池放入下殼體的底槽中,將上殼體推入下殼體中,使上沿和下沿相契合,本實用新型可以有效地防止電池在循環測試時內部短路引起燃燒,從而大大地降低了安全事故的發生。進一步地,在下側板的中部設有向內彎的彈性突起,在電池放入底槽中時,電池卡在下殼體的下側板內,起到穩定固定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下殼體1,下側板2,底槽3,上沿4,上殼體5,上側板6,頂槽7,下沿8,彈性突起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限制的依據。
實施例1:一種鋰離子電池循環防護裝置,如附圖1所示,包括采用常規阻燃材料制作的下殼體1,下殼體1兩側設有下側板2,下側板2間形成容納電池的底槽3,下側板2的上方設有向內彎的上沿4,下殼體1上方設有上殼體5,上殼體同樣采用常規阻燃材料壓制而成,上殼體5的兩側設有上側板6,上側板6間形成頂槽7,底槽3與頂槽7組成通槽,上側板6的下方設有向外彎、且與上沿契合的下沿8。
實施例2:一種鋰離子電池循環防護裝置,如附圖2所示,包括下殼體1,下殼體1兩側設有下側板2,下側板2間形成容納電池的底槽3,下側板2的上方設有向內彎的上沿4,下殼體1上方設有上殼體5,上殼體5的兩側設有上側板6,上側板6間形成頂槽7,底槽3與頂槽7組成通槽,上側板6的下方設有向外彎、且與上沿契合的下沿8。所述的下側板2的中部設有向內彎的彈性突起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中科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中科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6140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電動汽車的燃料電池裝置
- 下一篇:一種電動工具用電池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