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盤纜滾子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42469.1 | 申請日: | 2015-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883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26 |
| 發明(設計)人: | 繆家戌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科創佳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75/18 | 分類號: | B65H75/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滾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機械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自動盤纜滾子。
背景技術
電纜鋪設是一件非常耗費工時的項目,不僅需要之前的固定管道路線,還要負責將電纜鋪設到管道中,而且電纜的鋪設不是短距離的,往往需要很長的距離。因此,現如今的電纜在生產完后就會纏繞在電纜滾子上,電纜的長度決定了電纜滾子的體積巨大,重量驚人。在將纏繞好的電纜拉出電纜滾子時,需要耗費很大的人力。與此相對的,在將電纜纏繞到電纜滾子上時更需要人力和工時。現有技術提供了自動纏繞電纜的盤纜滾子,但是在纏繞時,由于電纜不會自動按照一定的順序纏繞在盤纜滾子上,需要人工將其排序,仍不能有效的解放人力資源。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自動盤纜滾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將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一種自動盤纜滾子,包括第一圓盤和第二圓盤,所述第一圓盤與所述第二圓盤之間設有盤纜輥,所述第一圓盤與所述第二圓盤的外表面設有電源插座,所述盤纜輥為中空圓柱形結構,所述盤纜輥的外圓周表面設有印槽,所述印槽的中間為圓弧形凹陷,所述印槽的兩側為凸起的側棱。
優選的,上述的一種自動盤纜滾子:所述盤纜輥的中空圓柱內設有驅動部件。
優選的,上述的一種自動盤纜滾子:所述盤纜輥與所述驅動部件轉動連接。
優選的,上述的一種自動盤纜滾子:所述盤纜輥與所述第一圓盤和所述第二圓盤之間通過軸承連接。
優選的,上述的一種自動盤纜滾子:所述第一圓盤或者所述第二圓盤上設有梳線部件。
優選的,上述的一種自動盤纜滾子:所述自動盤纜滾子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與所述第一圓盤和第二圓盤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突出效果為:?1)在滾子的外圓周表面設置印槽,纏繞電纜時可以自動地纏繞到電纜滾子上,無需人手動去將其排序,大大的解放了人力,而且增加了電纜的有序性,便于以后使用時不會發生絞纏的情況;2)在圓盤上設有梳線部件,在放線和收線的過程中,可以梳平電纜,不會發生跳線和錯位纏繞的情況。
以下便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述,以使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施例的盤纜滾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自動盤纜滾子,包括第一圓盤2和第二圓盤3,第一圓盤2和第二圓盤3的外表面設有電源插座,用于接通外部電源提供轉動的動力。第一圓盤2與第二圓盤3之間設有盤纜輥1,盤纜輥1與第一圓盤2和第二圓盤3之間通過軸承連接,即盤纜輥1可繞著第一圓盤1和第二圓盤2轉動。盤纜輥1為中空圓柱形的結構,在中空圓柱內設有驅動部件,驅動部件與盤纜輥1連接,并用于帶動盤纜輥1轉動盤繞電纜。
盤纜輥1的外圓周表面設有若干間隔分布的印槽4,印槽4用于固定電纜在特定位置,既省去人工固定位置的麻煩,又可以實習自動盤繞。印槽4的中間為圓弧形凹陷41,印槽的兩側為凸起的側棱42。凹陷41與電纜的外圓周相匹配。
此外,在第一圓盤上設有設有梳線部件6,用于將收回和放出的電纜履平,方便拉出與收回。該自動盤纜滾子還包括支架5,支架5與第一圓盤2和第二圓盤3連接。支架5用于支撐盤纜滾子自動盤線時的工作空間,并且緩沖自身的震動帶來的不良影響。
本實用新型尚有多種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變換而形成的所有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科創佳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科創佳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4246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