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田機械電控液壓自動防陷控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42056.3 | 申請日: | 2015-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0520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凱;盧石;陸明尚;張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凱 |
| 主分類號: | A01B51/00 | 分類號: | A01B51/00;B60B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0031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田 機械 液壓 自動 防陷控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水田作業機械輪體行走的自動防陷控深裝置,在超深較嚴重的水田中仍可按預設限制輪體在帶水軟土中的行走深度。
背景技術
現時水田機械輪體外緣上安裝的防滑防陷裝置,諸如伸出輪體圓周的葉片輪爪或較長的輪腳,形狀和長短固定,不能在泥腳深淺軟硬變化無序的水田隨機控制行走深度于適度,泥腳稍軟機車稍重時往往造成越耕越深。這在雙季稻田尤為突出,原因是受濕泡時間特長、泥腳特軟、過機次數特多、底板受損特重、超深田特多。以大中型手扶拖拉機為例,造成越耕越深的突出片段是,早稻收前雖排干數天可過輕型收割機,但深處仍未干透,進水再泡數天下已泡爛上仍較硬,使觸底行走的輪體被較硬的上層高位頂輪,而泡爛的下層承載力和附著力差,往往形成邊打滑邊推進,加深泥腳,尤其晚稻整田插秧的幾次過機時泥腳最差損傷最甚,年復一年深者更深。防陷與控深技術發展的滯后,尤其使雙季稻適用機械不得不向微型發展。這種小微機械的已彌補不了稻區勞力的大量減少,率先造成土地出糧率最高的雙季稻面積大幅下滑。
近年盧石等在研制水稻聯合耕插機(簡稱耕插機)過程中,為解決耕整與插秧兩機合一增加承重后的防陷問題,提出從加工水田軟土過程中獲得足夠強勁的牽引以提高防滑防陷性能的新技術方案:將傳統水旱兩用旋耕機改為涉水作業專用的輕型旋耕牽引器;將傳統的承重驅動葉輪加長改為全耕幅碎土壓草機具,從中加大軟土的承重能力和驅動的附著力,并使該機可一次過機全部完成從耕至插工序,減少過機對泥腳的損傷,已獲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1220491066.1)。但仍存在的問題是:遇泥腳嚴重超深時,雖可不觸底行走,但不能完全控制下陷;在粘度大的水田作業時較難防止打滑性下陷;面對深淺無序、軟硬不同的水田,需要建立一種自動防陷與控深行走的機制。由此,張凱與盧石等進一步研制了本實用新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以一種可自動控制伸縮的輪腳,遇泥腳深軟時能超越輪體下陷速度插到夠硬的泥腳支撐點,及早制止下陷并快速將輪體頂回原高度;依靠夠硬的泥腳支撐點大大增加驅動的附著力強化防滑防陷;依靠自動控制使輪腳可按泥腳超深多或少自動相應地伸出長或短的技術,預設輪體行走于適宜深度。
解決以上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以浮板控深系統C、電控液壓系統A、液壓油缸B、輪腳伸縮聯動系統D的順序連接聯動,達到進一步強化防滑防陷并實現輪體自動控制行走深度的目的。
浮板控深系統C的浮板(7)是輕質工業硬泡塑,浮于田表淺水,浮板(7)向上垂直接裝一輕質浮板頂桿(5),可在其外套筒內上下滑動,該外套筒安裝在機架上。轉動支點在一端的杠桿(4)的外端同浮板頂桿(5)上端成轉軸連接。滑動桿(10)下端以轉軸連接于杠桿(4)的近支點一側,可在其外套筒內上下滑動。浮板頂桿(5)中段有調節其長短的長度伸縮調節螺栓套(6)。
電控液壓系統A安裝在機架上,其電控部分是由電源(9)、電源接觸板(2)、通電滑動接觸頭(3)、通電接觸板(1)、電路開關、電磁閥(25)構成串聯電路,通電滑動接觸頭(3)連接在滑動桿(10)上端,安裝在相互平行的通電接觸板和電源接觸板之間同時接觸兩板,兩邊接觸頭均呈弧形,其中一頭是彈性金屬弧形片,滑動桿(10)的上下滑動可使通電滑動接觸頭(3)或在通電接觸板和電源接觸板之間接通電路,或向下脫離通電接觸板(1)斷開電路。其液壓部分是在高壓油管(24)上沿液油流向順序安裝限壓閥(23)、液壓開關(25)、手動減壓閥(31),限壓閥、液壓開關、手動減壓閥有回油口(8)連接到回油管。液壓開關(25)是電磁閥,電磁鐵(29)一端與液壓開關內的圓柱形滑動塞連結成往復于同一線上,連結桿徑小于滑動塞徑,另一端接回位拉簧(30)。電路通電時滑動塞位置(27)和電路斷電時滑動塞位置(28)之間的滑動管道與高壓油管(24)在閥內垂直交叉成四通,在來油越過該交叉處后的油道上分出一回油道(26)通到電路通電時滑動塞位置(27)所處的滑動管道,該段管道上另有一回油口(8)。
液壓油缸B由油缸體(16)、活塞(17)、活塞桿(18)組成,安裝在輪體上,其縱軸線與輪軸垂直。油缸體(16)內腔有一液油進出口位于與活塞桿滑動孔相反的頂端,與其連接的高壓油管(24)以密封性能好且可轉動的雙層套管從輪軸心(13)處通過,使之可在輪轉動時傳送高壓液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凱,未經張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4205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備自動排鹽堿功能的鹽堿地水循環系統
- 下一篇:一種廢舊地膜回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