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路基沉降監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39556.1 | 申請日: | 2015-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299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忠;張學林;陳才偉;劉相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忠 |
| 主分類號: | G01C5/00 | 分類號: | G01C5/00;G01C1/0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000 山東省煙臺***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路基 沉降 監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路基沉降監測裝置,屬于路基沉降監測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對于路基沉降的監測方法有多種,根據測點位置的幾何分布不同,主要可分為單點沉降、分層沉降、橫剖面沉降以及縱剖面沉降,根據測量方法不同又可分為沉降板法、電磁式沉降儀、土位移計、測斜管法、靜力水準法、液壓沉降儀、光纖光柵傳感器等方法。但是對于現有連通管式的路基沉降儀,壓力傳感器往往固定設置在監測點的底部,只能檢測那個點的沉降數據,數據很不全面,因此測量的準確度相對就較低。另外,由于監測點的連通管多采用液體測量,連通管內的液體容易揮發,對于長期監測來說,維護工作量較大,而且對所得的測量數據和處理之后的數據無法存儲保存。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對路基沉降深度和沉降角度的測量,同時具有維護工作量較小、使用壽命長等優點的路基沉降監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路基沉降監測裝置,包括控制裝置和設置在路基中的沉降板;所述沉降板下表面左右兩側均固定設置有若干個導向柱;所述導向柱下方的地表上對應導向柱固定連接有導向套;所述導向柱套接在導向套中;所述沉降板左右兩側的地表上均固定設置有若干個支撐柱;所述支撐柱上對應沉降板固定連接有監測裝置;所述監測裝置包括無線發射模塊和距離傳感器模塊;所述無線發射模塊與距離傳感器模塊電氣相連;所述控制裝置包括無線接收模塊和數據處理模塊;所述無線接收模塊與數據處理模塊電氣相連。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能夠實現對路基沉降深度和沉降角度的測量,同時具有維護工作量較小、使用壽命長等優點的路基沉降監測裝置;本實用新型中所涉及的無線發射模塊、距離傳感器模塊、無線接收模塊和數據處理模塊均為現有常規技術,故不在此贅述;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監測裝置通過設置在內部的無線發射模塊將距離傳感器模塊采集到的距離數據傳輸給控制裝置,控制裝置通過內部的無線接收模塊接收來自位于路基兩側的監測裝置監測到的距離數據,當路基未發生沉降時,控制裝置內部的數據處理模塊計算出的路基沉降數值為零,當路基發生沉降時,控制裝置內部的數據處理模塊即可計算出路基沉降的深度值,且當位于路基兩側的監測裝置監測到的距離數據不一致時,控制裝置內部的數據處理模塊還可以計算出路基沉降的角度值;本實用新型不僅實現了對路基沉降深度值的測量,且實現了對路基沉降角度值的測量,同時本實用新型在長期使用中不易損壞,具有維護工作量較小,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的路基沉降監測裝置,包括控制裝置1和設置在路基2中的沉降板3;所述沉降板3下表面左右兩側均固定設置有若干個導向柱4;所述導向柱4下方的地表上對應導向柱4固定連接有導向套5;所述導向柱4套接在導向套5中;所述沉降板3左右兩側的地表上均固定設置有若干個支撐柱6;所述支撐柱6上對應沉降板3固定連接有監測裝置;所述監測裝置包括無線發射模塊7和距離傳感器模塊8;所述無線發射模塊7與距離傳感器模塊8電氣相連;所述控制裝置1包括無線接收模塊9和數據處理模塊10;所述無線接收模塊9與數據處理模塊10電氣相連。
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監測裝置通過設置在內部的無線發射模塊將距離傳感器模塊采集到的距離數據傳輸給控制裝置,控制裝置通過內部的無線接收模塊接收來自位于路基兩側的監測裝置監測到的距離數據,當路基未發生沉降時,控制裝置內部的數據處理模塊計算出的路基沉降數值為零,當路基發生沉降時,控制裝置內部的數據處理模塊即可計算出路基沉降的深度值,且當位于路基兩側的監測裝置監測到的距離數據不一致時,控制裝置內部的數據處理模塊還可以計算出路基沉降的角度值。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忠,未經李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3955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