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車輛的防護板結構及具有其的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35909.0 | 申請日: | 2015-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327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1 |
| 發明(設計)人: | 崔恩停;朱思宇;龐玫;任天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1/00 | 分類號: | B62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賈玉姣 |
| 地址: | 10140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車輛 防護 板結 具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運輸設備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防護板結構及具有該防護板結構的車輛。
背景技術
現有車輛的防護板結構普遍采用全金屬結構,從而提高防護板的防撞性能來達到生產要求,然而此防護板結構導致防護裝置過重,使得貨物載量及發動機燃油經濟性直線下降,并且生產工序過多,成型工藝復雜,嚴重影響整車裝配質量,降低了產品效益。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用于車輛的防護板結構,該防護板結構采用塑料件與金屬件混合式設計,能夠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車輛重量,提高發動機燃油經濟性。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具有上述防護板結構的車輛。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防護板結構,其包括:中空的外輪廓基體,所述外輪廓基體為塑料部件;主加強結構,所述主加強結構為塑料部件,所述主加強結構設置在所述外輪廓基體內且將所述外輪廓基體內隔離成多個空腔結構;金屬加強件,所述金屬加強件的至少一部分嵌設在所述外輪廓基體內部。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防護板結構,采用金屬嵌設在塑料制品中,可減少生產工序,使車輛的防護板結構在保證防撞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車輛重量,提高發動機燃油經濟性。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防護板結構,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主加強結構包括:至少一個縱向加強筋和至少一個橫向加強筋,所述縱向加強筋與所述橫向加強筋正交布置。由此,通過正交布置所述縱向加強筋和所述橫向加強筋,可提高塑料本身的抗拉強度。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縱向加強筋為一個且沿所述外輪廓基體的長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外輪廓基體內,所述橫向加強筋為多個且沿所述外輪廓基體的寬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外輪廓基體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縱向加強筋在所述寬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外輪廓基體的中間位置,所述多個橫向加強筋在所述長度方向上均勻分布。由此,通過合理的設置所述縱向加強筋和所述橫向加強筋的位置結構,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塑料本身的抗拉強度,提高車輛的防護板的防撞性能。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金屬加強件為T形。由此,在所述外輪廓基體內嵌設所述金屬加強件,可進一步彌補塑料本身的抗拉強度,提高防護板結構的防撞性能。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金屬加強件包括: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所述水平部分沿所述長度方向延伸,所述垂直部分垂直地連接在所述水平部分的中間位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垂直部分嵌設在位于最中間的一個所述橫向加強筋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輔助加強筋為塑料部件,所述輔助加強筋設置在所述空腔結構中一個或多個內。由此,可進一步降低車輛防護板結構的重量,提高防撞能力。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輔助加強筋、所述主加強結構和所述外輪廓基體一體成型。由此,可減少加工工序,增加產品的一致性,有效地降低防護板結構的重量。
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車輛,其包括上述的用于車輛的平防護板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防護板結構的截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
防護板結構100;
外輪廓基體1;
主加強結構2,縱向加強筋21,橫向加強筋22;
金屬加強件3,水平部分31,垂直部分32;
空腔結構4;
輔助加強筋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359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鉸接式車架
- 下一篇:一種電動輪礦用自卸車用轉向梯形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