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旋轉吸引環切刀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33784.8 | 申請日: | 2015-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816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林娥;謝宏武;杜浩云;路承;馬俊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F11/00 | 分類號: | A61F11/0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陳曦;唐莉 |
| 地址: | 100050***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轉 吸引 環切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環切刀,具體地說是一種可自由旋轉的帶吸引功能的環切刀。
背景技術
目前,耳科手術時切開外耳道骨部的皮膚多使用環切刀,切開后術野出血會影響醫生的操作。當醫生進行鼓膜修補或鼓室探查術時,單手操作的同時也要求術野清晰。
在現有技術中,手術時一旦出現術野不清晰就要立即更換吸引器進行吸引,直至恢復術野清晰后再換回環切刀繼續手術。一臺手術往往需要頻繁更換環切刀和吸引器,不僅手術操作繁復,而且手術時間會延長。另外,現有技術還存在一個問題是吸引器無法自由旋轉,在使用時吸引器皮條旋擰后還需要反向旋轉恢復原態,使醫生操作范圍受阻,降低了手術效率。
如何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的問題,一直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研究的熱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在手術環切操作時,可隨時清理術野污物且可自由旋轉的吸引環切刀。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旋轉吸引環切刀,包括前體部和后體部,二者均為中空管狀結構,兩管腔同軸;所述前體部末端內壁設有臺階孔,該臺階孔包括第一臺階孔和第二臺階孔,所述第一臺階孔的最大直徑小于第二臺階孔的最小直徑;所述前體部頂端設有切刀;所述后體部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前段插入所述第二臺階孔內,二者可相對旋轉地間隙配合。
其中較優地,所述前體部為錐型結構。
其中較優地,所述前體部的第一臺階孔為錐形孔,頂端直徑小于末端直徑。
其中較優地,所述前體部的第二臺階孔為錐形孔,頂端直徑小于末端直徑。
其中較優地,所述前體部的頂端通孔所在平面與所述切刀所在平面之間的夾角為50~130度。
其中較優地,所述前體部的頂端通孔與所述切刀位于同一平面。
其中較優地,所述后體部的中段外徑與所述前體部的最大外徑相同。
其中較優地,所述后體部后段外壁設有可與吸引器皮條連接的若干凸臺或凸脊。
其中較優地,所述前體部外壁設有防滑結構。
其中較優地,所述旋轉吸引環切刀由不銹鋼材質制成。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醫生可在手術切割操作時邊切割邊吸引,始終保持術野清晰。前體部和后體部二者之間可相對旋轉,醫生在操作時不論是切割還是吸引均可自由旋轉操作,增大了手術操作范圍,使操作更加簡便。本實用新型極大地方便了在耳內鏡下的術中操作,節省手術時間,有利于提高手術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側視圖;
圖2為圖1中C部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中,前體部的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中,后體部的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至5所示,一種旋轉吸引環切刀,包括前體部1和后體部2,二者均為中空管狀結構,兩管腔同軸;前體部1為錐型結構,末端內壁設有臺階孔,第一臺階孔11最大直徑小于第二臺階孔12最小直徑,第一臺階孔11為錐形孔,頂端直徑小于末端直徑。第二臺階孔12為錐形孔,頂端直徑小于末端直徑;前體部1頂端設有切刀13。
如圖3所示,前體部1的頂端通孔14所在平面A與切刀13所在平面B之間的夾角α為50~130度,本實施例中為62.42度。
后體部2包括前段21、中段22和后段23;前段21插入所述第二臺階孔12內,二者可相對旋轉的間隙配合。中段22外徑與前體部1最大外徑相同。
后體部2后段23外壁設有可與吸引器皮條連接的若干凸臺24。
前體部1外壁設有防滑結構15。
本旋轉吸引環切刀由不銹鋼材質制成,方便高溫消毒。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吸引器皮條與后體部2的后段23連接,后體部前段21插入前體部第二臺階孔12內,前后體部之間通過吸引器負壓固定在一起。醫生在使用切刀切除組織物時,血污等組織物進入前體部頂端通孔,通過前體部和后體部進入吸引器中。這樣,可以隨時保證術中術野的清晰度又無需頻繁更換手術器械。另外,醫生在操作切割步驟和吸引步驟時可以隨時根據需要旋轉前體部和/或后體部,增加了手術范圍和靈活度。
實施例2
如圖6所示,其中前體部1頂端通孔與切刀13位于同一平面。其他結構同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未經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3378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采用CT觸媒的腋窩吸汗防狐臭貼
- 下一篇:醫用冷敷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