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安瓿瓶開瓶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30147.5 | 申請日: | 2015-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545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8 |
| 發明(設計)人: | 韓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陽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B67B7/44 | 分類號: | B67B7/44;B67B7/54;B67B7/92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 地址: | 550003 貴州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安瓿 開瓶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開瓶器,特別是一種安瓿瓶開瓶器。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安瓿瓶是一種密封的小瓶,常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藥物以及疫苗、血清等,拉丁文ampulla的譯音,是可熔封的硬質玻璃容器,用以盛裝注射用藥或注射用水,常用的有直頸和曲頸兩種,容量一般為1~25ml,常用于注射用藥液,也用于口服液的包裝,現有開啟安瓿瓶的方法通常是開啟前先用砂輪在瓶頸處切出劃痕,消毒瓶頸,將乳頭向上,使藥液全部流入瓶體內,然后將瓶頸折斷即可。但在現實的使用過程中安瓿瓶開啟困難并容易產生事故,也可能導致醫務人員受傷及可能將玻璃碎片落入藥液中造成污染,尤其是在急救過程中,或是在急救車上操作時容易出現。所以現有的開啟裝置還是不夠完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實用、攜帶方便,使用效果好、開啟方便,安全可靠的一種安瓿瓶開瓶器,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構成如下:一種安瓿瓶開瓶器,安瓿瓶開瓶器由開瓶管通過連接管與砂輪連接組成,在連接管上設置夾子,所述的開瓶管的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開瓶管封閉端通過連接管與砂輪連接。
所述的開瓶管的管口寬度為10~18mm。
所述的開瓶管的深度為30~40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使用時,醫護人員首先利用安瓿瓶開瓶器上的砂輪在瓶頸處切出劃痕,然后將安瓿瓶的乳頭深入到開瓶管內,然后用手隔著開瓶管的管壁將安瓿瓶分離,后將廢棄端丟入污物缸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不僅產品有效的避免了開啟安瓿瓶時手對瓶口的污染,而且可以預防安瓿瓶破裂對手的傷害,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巧妙、攜帶方便、實用安全可靠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開瓶管,2-連接管,3-砂輪,4-夾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一種安瓿瓶開瓶器,安瓿瓶開瓶器由開瓶管1通過連接管2與砂輪3連接組成,在連接管2上設置夾子4,所述的開瓶管1的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開瓶管1封閉端通過連接管2與砂輪3連接。
所述的開瓶管1的管口寬度為10~18mm適合臨床絕大多數安瓿瓶乳頭端的寬度。
所述的開瓶管1的深度為30~40mm適合臨床絕大多數安瓿瓶乳頭端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的連接管2和開瓶管1都是無毒無害的塑料制成。
由于在連接管2上設置夾子4,方便醫護人員攜帶。
使用時,醫護人員首先利用安瓿瓶開瓶器上的砂輪在瓶頸處切出劃痕,然后將安瓿瓶的乳頭深入到開瓶管內,然后用手隔著開瓶管的管壁將安瓿瓶分離,后將廢棄端丟入污物缸內,這樣醫護人員的手不直接接觸安瓿瓶乳頭端,既保證了無菌,有會被割傷,安全可靠,這一點在在急救車上使用尤為方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陽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未經貴陽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3014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