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超彈金屬皮下組織縫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23496.4 | 申請日: | 2015-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108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慶福;陳雨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普瑞斯星(常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04 | 分類號: | A61B17/0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諾創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華 |
| 地址: | 213161 江蘇省常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 皮下組織 縫合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皮下組織縫合器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超彈金屬皮下組織縫合器。
背景技術
傳統臨床使用的多數皮下組織縫合是用尼龍這類人造材料制作的,其縫合后在皮下組織經受的水腫消失過程中尼龍縫線的張力也隨之消失,造成愈合皮下組織平順性差,帶來皮膚切口愈合后外觀疤痕明顯;此外因尼龍絲徑很細,與縫針連接不便,有縫合中斷和掉針風險。目前市面上出現的縫合裝置,在其縫合針的尾部具有一凸起,其直徑大于縫合針主體直徑,這樣就會導致縫合針穿過組織創口時還造成額外創口;另一方面由于室溫縫合手術時這類絲材仍然比較硬,柔順性尚需提高,臨床醫生期望在縫合時縫合線仍具有傳統縫合線的柔軟柔順性;同時兼顧縫合后縫合線在體溫下具有高超彈應力輸出和持久超彈性的維持;以及縫合針尾部連接結構的改善以便縮小縫合針孔進而減小組織創傷;還有鎳鈦與不銹鋼異類金屬焊接可靠性迄今全球尚未很好解決,有焊接處脆斷的風險,上述的問題抑制了上述縫合器的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傳統皮下組織縫合裝置在其連接處容易脆斷和縫合針尾部凸起所帶來的額外創口,現提供一種超彈金屬皮下組織縫合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超彈金屬皮下組織縫合裝置,包括金屬縫合線,還包括尾部具有凹槽的醫用縫合針,所述醫用縫合針分為鉚壓段和針體段,所述凹槽貫穿鉚壓段且延伸至針體段,所述鉚壓段的橫截面積小于針體段的橫截面積,所述金屬縫合線固定于凹槽內,醫用縫合針連接部位沒有凸臺,也沒有橫截面增加,其針尾的直徑小于針體的直徑不會造成縫合針穿過組織時形成超過針體直徑以外的額外創口。
為了使縫合線方便、快捷和可靠的連接縫合針進一步地,所述金屬縫合線與凹槽之間處于鉚壓段的部分采用該材料特征溫度Ms以下鉚壓的方式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凹槽的長度為自身直徑的6~20倍。
優選地,所述鉚壓段的長度為凹槽直徑長度的5~17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超彈金屬皮下組織縫合器其鉚壓段的直徑小于針體段的直徑且鉚壓段沒有凸臺,在縫合針穿過組織創口時不會形成超過針體直徑以外的創口,其采用鉚壓的方式保證縫合線和縫合針的連接可靠性,無需焊接,縫合線不易從縫合針上脫落,有利于皮下組織縫合手術的順利進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A的縱軸剖視圖。
圖中:1、金屬縫合線,2、針體段,3、鉚壓段,4、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實施例1
如圖1、2和3所示的一種超彈金屬皮下組織縫合裝置,包括金屬縫合線1,還包括尾部具有凹槽4的醫用縫合針,醫用縫合針分為鉚壓段3和針體段2,凹槽4貫穿鉚壓段3且延伸至針體段2,鉚壓段3的橫截面積小于針體段2的橫截面積,金屬縫合線1伸入到凹槽4內一直到凹槽4的端頭,金屬縫合線1與凹槽4之間處于鉚壓段3的部分采用鉚壓的方式固定連接。
實施例2
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凹槽4的長度為自身直徑的14倍,鉚壓段3的長度為凹槽4直徑長度的12倍.
上述的金屬縫合線1必須是:
材料經過天然金剛石磨具的冷拉撥一維持均勻一致的絲材直徑,材料經過校直熱處理后獲得均勻的超彈功能特性、物料特性和機械特性,材料需在去金屬氧化膜和潤滑劑等外來物質后成為潔凈狀態才作為縫線材料;
在Ms(馬氏體轉變的起始溫度)溫度下,將上述金屬縫合線1采用一對帶有半圓刃口模具的裁剪機按照金屬縫合線1定尺長度裁斷,斷口截面應垂直于金屬縫合線1軸線方向,斷口處應無裁斷毛邊和臟污;
醫生在使用上述縫合裝置是的步驟:
1)用塑料卡子卡主金屬縫合線1的一端插入醫用縫合針尾部的凹槽4中;
2)在Ms(馬氏體轉變的起始溫度)溫度下,用帶有專用工裝卡具的鉚壓機將金屬縫合線1與凹槽4之間處于鉚壓段3的部分鉚壓固定;
3)用常規縫合操作規程用該裝置進行縫合。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普瑞斯星(常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普瑞斯星(常州)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2349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