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節水灌溉系統的動態水壓發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22494.3 | 申請日: | 2015-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166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9 |
| 發明(設計)人: | 朱德蘭;葛茂生;吳普特;朱金福;張林;鞏興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25/16 | 分類號: | A01G25/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21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節水 灌溉系統 動態 水壓 發生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灌溉領域與自動化控制領域的交叉結合,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噴灌、滴灌以及低壓管道灌等的動態水壓生成裝置。
背景技術
滴灌、噴灌和低壓管灌技術具有節水性能優,灌水質量高,省時省工等顯著優點,是我國應用最廣泛的節水灌溉技術。
噴頭是組成噴灌系統的核心部件,其噴灑性能直接決定了噴灌效果的好壞。包括國外一些知名廠家生產的噴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單噴頭的噴灑水量過于集中,單峰值三角形的水量分布容易造成地表徑流,土壤侵蝕等不良后果,且不利于多噴頭組合噴灑均勻度的提高。
滴灌技術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節水增產效果顯著,且能夠實現水肥一體化操作,省時省工,在我國尤其是新疆等西北內陸地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市場上的滴灌系統普遍采用恒壓水源,管道及灌水器內水流流態雖相對穩定但存在一定弊端,管道內的水流恒定,對泥沙等細微顆粒沖擊力小,容易造成管道內部的凝聚沉積。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節水灌溉系統的動態水壓生成裝置,該裝置能夠控制水泵生成周期性變換的動態水壓,動態水壓的具體參數可根據灌水需要任意調整。
為了實現上述任務,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解決方案:一種?應用于節水灌溉系統的動態水壓發生裝置,觸摸屏與PLC控制器通過數據傳輸線進行連接,所述PLC控制器通過接線與變頻器連接,所述變頻器通過接線與三相水泵連通;所述水泵的進水口通過進水管與水庫相連,其出水口通過出管道與灌溉系統的干管相連,所述出水管道上依次設有開關電磁閥、逆止閥、電磁流量計、壓力傳感器;所述開關電磁閥通過導線與延時開關;所述壓力傳感器與數據采集器連接,所述數據采集器與計算機連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動態水壓生成裝置整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PLC控制器接線圖和變頻器接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給出了本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節水灌溉系統的動態水壓生成裝置結構圖,包括觸摸屏9,所述觸摸屏9與PLC控制器10通過數據傳輸線進行連接,所述PLC控制器10通過接線與變頻器11連接,所述變頻器11通過接線與三相水泵2連通;所述水泵2的進水口通過進水管12與水庫1相連,其出水口通過出管道13與灌溉系統的干管14相連,所述出水管道13上依次設有開關電磁閥3、逆止閥4、電磁流量計5、壓力傳感器6;所述開關電磁閥3通過導線與延時開關15;所述壓力傳感器6與數據采集器7連接,所述數據采集器7與計算機8連接。
圖2是本實用新型PLC控制器接線圖和變頻器接線圖,變頻器ACS510的U2、V2、W2腳分別與三相水泵2的驅動電機M連接,變頻器ACS510的U1、V1、W1腳分別與L1、L2、L3連接;L3和N分別與通信高頻開關電源AC220V/DC24V。變頻器ACS510X1端子的第29腳和第30腳分別通過電纜485+?和485-與PLC控制器DVP-12SA模塊的串行口485+和485-連接,L3和N分別與PLC控制器DVP-12SA模塊的L腳和N腳連接;觸摸屏DOP-BO7S411的電源接口與通信高頻開關電源AC220V/DC24V連接,觸摸屏DOP-BO7S411通過數據線與PLC控制器DVP-12SA模塊連接。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一種應用于高效節水灌溉系統的動態水壓發生裝置進行的操作步驟為:
1、接通各組成元件的電源;
2、檢查系統管路,保證系統為通路;
3、在觸摸屏控制主界面中選擇要設定參數的動壓類型,跳出參數控制界面;
4、在參數控制界面中對選定動壓類型的參數進行設置,包括定時周期T和變頻輸出值;
5、返回控制主界面,在“系統運行選擇欄”選擇動壓類型,按下“啟動運行”按鈕;
6、計算器啟動壓力采集軟件,實時采集壓力傳感器的壓力信號,監測壓力輸出值是否與設定值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2249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保濕育苗池
- 下一篇:采伐機工作臂機械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