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013625.1 | 申請日: | 2015-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3748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03 |
| 發明(設計)人: | 韓亞萍;張猛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6 | 分類號: | G06F1/16;G06F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偉鋒;劉鐵生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本體尺寸的縮小,電腦廠商開始把本體集成到顯示器中,從而形成一體電腦(all-in-one),縮寫為AIO。AIO相較傳統臺式機有著連線少、體積小的優勢,集成度更高,價格也并無明顯變化,可塑造則更強,廠商可以設計出極具個性的產品。AIO可以說是與筆記本和傳統臺式機并列的一條新興產品線。
一體電腦內部的CPU中央處理器的功耗較高,在工作時會散發大量的熱量。現有技術中,一體電腦內部一般通過風扇吹風的方式對CPU中央處理器散熱。然而,具體在實施時,風扇會占用一體電腦內部的容置空間,使一體電腦的厚度較厚,從而使得用戶的使用體驗欠佳。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子設備,主要目的在于節省電子設備內部的空間,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第一部分,具有容置空間;
發熱件,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
第二部分,與所述第一部分活動連接,所述第二部分設有顯露于外部的散熱件;
熱傳導件,其一端與所述發熱件接觸,其另一端與所述散熱件接觸,以將所述發熱件上的熱量傳遞給所述散熱件,所述熱傳導件至少部分為柔性材料制成,以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能夠相對運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電子設備,其中,
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部分轉動連接,所述支架用于對所述第一部分提供支撐力和穩固的作用。
前述的電子設備,其中,
所述散熱件包括金屬底座;
所述金屬底座與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連接,所述金屬底座用于對所述支架和所述第一部分提供支撐和穩固的作用
前述的電子設備,其中,
所述金屬底座的外形形狀呈圓柱形,所述金屬底座的外徑為20cm~40cm。
前述的電子設備,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設有軸孔;
所述支架設有與所述軸孔相適配的轉軸,所述轉軸設有過孔,所述過孔的開口與所述軸孔相對;所述支架通過所述轉軸插入所述軸孔內,且與所述軸孔的孔壁過渡配合;
所述熱傳導件經由所述軸孔穿過所述過孔。
前述的電子設備,其中,
所述支架內部中空,且兩端開口,所述過孔連通所述支架內部;
所述熱傳導件由所述過孔穿過所述支架內部。
前述的電子設備,其中,
所述熱傳導件為柔性導熱管。
前述的電子設備,其中,
所述發熱件為功耗小于20W的CPU中央處理器。
前述的電子設備可以為一體電腦、顯示器或電視機。
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電子設備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通過設置的散熱件,熱傳導件的一端與容置空間內的發熱件(比如CPU中央處理器)接觸,熱傳導件的另一端與散熱件接觸,發熱件在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可以經由熱傳導件傳導至散熱件,又因為散熱件顯露于外部,比如散熱件可以位于電子設備的外表面,散熱件可以充分地與外部的空氣接觸并進行熱交換,從而達到對發熱件散熱的技術效果;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因為散熱件顯露于外部,電子設備內部可以不安裝風扇,從而節省了電子設備內部的空間,電子設備的厚度可以做的較薄,用戶的使用體驗較佳。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在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在第二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的第一部分和支架相對旋轉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包含有熱傳導件、轉軸以及支架的電子設備的部分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技術中電子設備的厚度較厚而導致的用戶使用體驗欠佳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新型結構的電子設備,主要目的在于節省電子設備內部的空間,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經聯想(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0136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個人信息采集的平板電腦
- 下一篇:固定架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