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骨折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1034892.8 | 申請日: | 2015-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965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25 |
| 發明(設計)人: | 丁偉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偉杰 |
| 主分類號: | A61K36/85 | 分類號: | A61K36/85;A61P19/08;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劉克寬 |
| 地址: | 523451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骨折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治療骨折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 法。
背景技術
骨折即由于外力的作用破壞了骨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導致骨骼部分或完全斷 裂。骨折可因直接暴力而致,又可因間接暴力如杠桿暴力、扭轉暴力或縱向傳導 暴力而致;筋肉急驟地收縮或牽拉、骨骼長期受到震動或變形也會導致骨折。此 外,外力作用于人體,還可因年齡、健康狀況(如老年人易患骨質疏松癥等)、 解剖部位、結構、受傷姿勢、骨骼是否有原發內在病變等因素的差異,產生不同 類型的損傷。
中醫以辨證論治為基礎,貫徹“動靜結合,筋骨并重、內外兼治,醫患合作” 的治療原則,強調整體觀念,內外兼治。辨證地處理好骨折治療中的復位、固定、 練功活動和藥物治療的關系。盡可能做到骨折復位不增加局部軟組織損傷,固定 骨折而不妨礙肢體活動,因而可以促進全身氣血循環、增強新陳代謝,骨折愈合 和功能恢復齊頭并進。同時,中醫認為內服和外用藥物是治療骨折的兩個重要方 法。傷科學積累了不少秘方、驗方,都各有所長,但總是以“跌打損傷,皆瘀血 在內而不散也,血不活則瘀不能去,瘀不去則折不能續”和“瘀去、新生、骨和” 作為理論背景的。內服和外用藥物,對糾正因損傷而引起的臟腑、經絡、氣血功 能紊亂,促進骨折的愈合均有良好作用。
中國專利申請201410243537.0公開了一種治療骨折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 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得:冬蟲夏草、麝香、藏紅花、水蛭、乳香、沒藥、血竭、 骨碎補、續斷、海蟹殼、當歸、五加皮、炮山甲、土鱉蟲、丹參、蘇木、桃仁、 狗脊等。該種治療骨折病的中藥組合物制備工藝簡單,服用方便,但是藥物種類 眾多,成分復雜,同時冬蟲夏草、麝香等藥物的成本較高,不利于推廣。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治療骨折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具有 通絡止痛,活血化瘀,續筋接骨,健脾寧心的功效,具備治療效果顯著、藥效穩 定、制備工藝簡單、藥物成本低和易于推廣應用等優點。此外,本發明還提供相 應的制造工藝,將該藥物組合物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制成方便易用制劑。
本發明治療骨折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數的藥材組成:
牡荊10-22份、補骨脂12-24份、落地生根12-22份、黃芪10-22份、甘木 通8-20份、牡丹皮8-18份、土鱉蟲6-18份、茯苓6-18份、川芎6-18份、當歸 8-16份和甘草6-14份。
優選地,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數的藥材組成:
牡荊10份、補骨脂12份、落地生根12份、黃芪10份、甘木通8份、牡丹 皮8份、土鱉蟲6份、茯苓6份、川芎6份、當歸8份和甘草6份。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數的藥材組成:
牡荊22份、補骨脂24份、落地生根22份、黃芪22份、甘木通20份、牡 丹皮18份、土鱉蟲18份、茯苓18份、川芎18份、當歸16份和甘草14份。
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數的藥材組成:
牡荊16份、補骨脂18份、落地生根17份、黃芪16份、甘木通14份、牡 丹皮13份、土鱉蟲12份、茯苓12份、川芎12份、當歸12份和甘草10份。
進一步地,本發明治療骨折的中藥組合物,可以制成顆粒劑、片劑、膠囊劑、 丸劑、口服液、散劑等多種劑型。
本發明治療骨折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S1:分別稱取各味藥材,洗去雜質,干燥后分別粉碎,過60-80目篩,得粗 粉,備用;
S2:取牡荊、補骨脂、落地生根、黃芪、甘木通、牡丹皮、土鱉蟲、茯苓、 川芎、當歸和甘草粗粉混勻,加入藥材粗粉總重量10-16倍量體積分數為60-80% 的乙醇,微波提取20-30分鐘,微波功率為400-600W,提取溫度為40-60℃,過 濾并保留濾渣,濾液減壓濃縮至60℃下相對密度為1.10-1.20的浸膏,制得提取 物A;
S3:往S2所得的濾渣中加入濾渣總重量8-12倍量的水浸泡30-60分鐘,回 流提取2-3次,每次3-5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濾液減壓濃縮至60℃下相對密 度為1.10-1.20的浸膏,制得提取物B;
S4:合并提取物A和提取物B,減壓干燥,粉碎,過80-100目篩,即得。
本發明所用中藥的來源、性味、歸經及功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偉杰,未經丁偉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103489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