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子用促進枝條發育的有機肥料在審
| 申請號: | 201511016811.1 | 申請日: | 2015-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659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高恒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市創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崢 |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子用 促進 枝條 發育 有機肥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肥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提子用促進枝條發育的有機肥料。
背景技術
提子具有果脆個大、甜酸適口、極耐貯運、品質佳等優點,雖然價格較高, 但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逐漸受到喜愛與青睞,市場需求量也逐年提高。
提子種植過程中肥料的使用對其產量和質量起到關鍵作用,但目前市售的提 子肥料卻存在較多缺陷:一是沒有對提子的具體營養需求以及土壤營養特點做出 針對,只是簡單的提供氮磷等大量養分;二是多以化肥為主、有機肥為輔,極易 產生化藥殘留并污染環境;三是無法對土壤起到改良效果,長期來看將導致土壤 貧瘠,不適合種植;四是肥料利用率低下,在無法起到資源再利用的情況下還帶 來了可利用資源的過量浪費。
與此同時傳統肥料不重視提子的枝條發育,容易導致莖蔓細弱、負載過大而 不易掛果以及舒展不均,影響提子產量。
骨炭是動物骨骼經炭化去除部分或全部有機物后的產物,其中豬骨炭經有氧 燃燒后主要成分為磷酸三鈣,不僅能較好的對土壤進行磷的補給,同時可與土壤 中的重金屬競爭土壤表面的吸附位點,從而置換土壤重金屬,減少其對作物的毒 害。牛骨炭在無氧燃燒下不僅表面含有羧基和羥基等豐富的官能團,而且具有多 孔性和很大的比表面積,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因此作為肥料顆粒骨架能夠很好 的提供保水保肥效果。將二者結合使用應用在肥料顆粒的生產中,簡單易于實現, 為提子專用肥料的生產開辟了新途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提子用促進枝條發育的 有機肥料。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提子用促進枝條發育的有機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畜禽糞便 25-28、蝦蟹殼廢棄物10-12、黃腐酸二胺鐵3.6-3.8、磷酸二銨8-10、豬油渣 17-19、海藻酸鈉3-4、硫酸鎂1.4-1.5、納米炭黑15-16、生活有機垃圾50-55、 屠宰場廢棄豬骨20-22、屠宰場廢棄牛骨14-15、檸檬酸2.5-2.6、水適量。
所述的提子用促進枝條發育的有機肥料制備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將納米炭黑加入到8-10倍質量的65%的硝酸溶液中,并加熱至 105-115℃,氧化反應2小時后停止加熱,并用水沖洗直至PH為6.0-6.4,再將 所得炭黑在100-110℃下烘干,得改性納米炭黑備用;
(2)將步驟1所得改性納米炭黑與生活有機垃圾、畜禽糞便、蝦蟹殼廢棄 物、豬油渣混合并進行堆肥發酵,發酵前3周采取無氧發酵,并保持發酵堆含水 量為40-50%,之后充分翻堆并通入氧氣,保持發酵堆含水量為最大持水量的70%, 發酵15-18天,將所得發酵料經壓榨得酵渣和酵液備用;
(3)將屠宰場廢棄豬骨洗凈后置于高溫爐中,在1100-1200℃下不斷通入 空氣煅燒2-3小時,得豬骨炭,再將屠宰場廢棄牛骨洗凈后置于高溫爐中,在 780-820℃且密閉條件下煅燒3-4小時,得牛骨炭,待后續使用;
(4)將步驟2所得酵液與檸檬酸、海藻酸鈉、硫酸鎂混合并加熱至70-75℃, 保溫30-40分鐘,之后降至室溫得發酵螯合液,再將步驟2所得酵渣、步驟3 所得牛骨炭混合置于攪拌機中,在攪拌過程中將發酵螯合液均勻噴灑進攪拌機 中,得混合均勻的濕物料備用;
(5)將步驟4所得濕物料經離心脫水后與步驟3所得豬骨炭、黃腐酸二胺 鐵、磷酸二銨以及其余剩余物料混合造粒,即得本發明肥料。
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肥料利用改性納米炭黑對有機垃圾進行鈍化修復,在保留有機垃圾中 N、P、K等元素的情況下降低垃圾堆肥中重金屬非殘渣態總量,提高堆肥安全性, 又通過豬、牛混合骨炭的加入提高肥料的適用性,采用蝦蟹殼廢棄物等有機料混 合發酵,配合海藻酸鈉、黃腐酸二胺鐵等的添加,不僅在營養元素上保證了全面 性和充足性,同時其中高含量的甲殼素能有效提高提子生長中維管束和木質部的 發育,提高了枝蔓韌性,進而對提子枝條的掛果、伸展都有較大幫助,有利于提 子的高效栽培。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市創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蕪湖市創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101681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