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頭部外傷所致面癱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511014100.0 | 申請日: | 2015-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974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0 |
| 發明(設計)人: | 鄭偉;陳會召;孫所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山醫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2 | 分類號: | A61K36/8962;A61K36/888;A61P25/00;A61K35/64;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專利事務所 37207 | 代理人: | 高軍寶 |
| 地址: | 271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頭部 外傷 所致 面癱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尤其為一種治療頭部外傷所致面癱的中藥。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經濟收入的增長,機動車越來越多,車禍越來越多,較嚴重頭部外傷可致 面癱,表現為眼瞼不能完全閉合,鼻唇溝變淺,口角歪斜,病人可明顯感覺面癱側不適,且影 響美觀,對病人身心健康有較嚴重影響。傳統治療多采用針灸或西藥治療,效果欠理想。病 人可應用外用膏藥治療,但如果病人對外用膏藥過敏,不但不能起到治療作用,可能會加重 病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頭部外傷所致面癱治療效果差的缺點,頭部外傷所致面 癱早期進行干預,可盡快改善癥狀及減少不良反應。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治療頭部外傷所致面癱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治療頭部外傷 所致面癱的中藥按重量份數比包括40份黃芪、30份柴胡、30份當歸、20份桃仁、20份川芎、20 份紅花、20份乳香、20份沒藥、15份白術、15份白芍、15份茯苓、10份僵蠶、10份地龍、5份白附 子、5份炙甘草、4份水蛭。
本發明治療頭部外傷所致面癱的中藥按重量份數比還包括15份金銀花、15份連 翹、10份穿心蓮、10份蒲公英。
本發明治療頭部外傷所致面癱的中藥按份數比還包括15份菟絲子、15份肉蓯蓉、 15份枸杞、5份韭菜花。
早期治療頭部外傷所致面癱的中藥按重量份數比包括40份黃芪、30份柴胡、30份當歸、 20份桃仁、20份川芎、20份紅花、20份乳香、20份沒藥、15份白術、15份白芍、15份茯苓、10份 僵蠶、10份地龍、5份白附子、5份炙甘草、4份水蛭。
本發明治療頭部外傷所致面癱的中藥無毒性中藥成分,無毒副作用,取材容易,成 本低廉,制備方便,見效快。療程為15-20天左右,療效好,有效率達100%,治愈率達93%以上。
本發明中藥材黃芪——功用主治: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用于 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 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柴胡——功用主治:透表泄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主治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 疾,肝郁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
當歸——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 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
桃仁——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經閉,痛經,癓瘕痞塊,跌撲損 傷,腸燥便秘。
川芎——功用主治:行氣開郁,法風燥濕,活血止痛。治風冷頭痛眩暈,脅痛腹疼, 寒痹筋攣,經閉,難產,產后瘀阻塊痛,癰疽瘡瘍。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瘕腹痛,胸脅刺 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
紅花——功能主治:活血通徑,散瘀止痛。主治產后血暈,瘀滯腹痛,胸痹心痛,血 積,跌打瘀腫,關節疼痛,中風癱瘓,斑疹紫暗,痛經,經閉。
乳香——功能主治:調氣活血,定痛,追毒。治氣血凝滯、心腹疼痛,癰瘡腫毒,跌打 損傷,痛經,產后瘀血刺痛。
沒藥——功能主治:散血去瘀,消腫定痛。治跌損,金瘡,筋骨,心腹諸痛,癥瘕,經 閉,癰疽腫痛,痔漏,目障。
白術——功用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 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白芍——功用主治: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 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
茯苓——功能主治: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 咳逆,嘔噦,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
僵蠶——功用主治:祛風定驚,化痰散結。用于驚風抽搐,咽喉腫痛,皮膚瘙癢,頜 下淋巴結炎,面神經麻痹。
地龍——功用主治:清熱,鎮痙,利尿,解毒。用于熱病驚狂,小兒驚風,咳喘,頭痛 目赤,咽喉腫痛,小便不通,風濕關節疼痛,半身不遂等癥。外用涂丹毒,漆瘡等癥。
白附子——功用主治:祛風痰、逐寒濕、鎮痙,治頭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傷 風、跌打勞傷、肢體麻木、中風不語、淋巴結核、蛇蟲咬傷等。
炙甘草——功用主治: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動悸,脈 結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山醫學院,未經泰山醫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10141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藥
- 下一篇:一種治療痹癥的膏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