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駕車時限制駕駛員使用手機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1006999.1 | 申請日: | 2015-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7320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6 |
| 發明(設計)人: | 趙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碩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2 | 分類號: | G05B19/042;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長沙星耀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許伯嚴 |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長沙市長沙高***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駕車 時限 駕駛員 使用 手機 方法 | ||
1.一種駕車時限制駕駛員使用手機的方法,其特征是當駕駛員攜帶裝有APP的智能手機與安裝在車輛上的智能終端建立無線通信后,所述智能終端與所述智能手機將各自內存的信息進行匹配,如果匹配一致,智能手機中的APP自動關閉智能手機的聽筒接聽電話的功能,使駕駛員在行車時只能通過與智能手機分離的設備進行智能手機通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駕車時限制駕駛員使用手機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無線通信為藍牙或WIFI通信;所述與智能手機分離的設備為藍牙、WIFI設備或耳機中的一種;所述智能終端、智能手機中內存的信息包括駕駛證信息、個人身份證信息和密碼信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駕車時限制駕駛員使用手機的方法,其特征是車輛行駛過程中,所述智能終端如果檢測不到所述智能手機的無線信號,則使車輛停止供油而熄火。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駕車時限制駕駛員使用手機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智能手機與智能終端之間的無線通信是通過以下方式建立:
所述智能終端在工作狀態下,已開啟無線功能的智能手機進入所述智能終端的無線通信范圍與所述智能終端建立無線通信;
或者所述智能終端在停機狀態下,駕駛員觸發車輛上的一個開關,使智能終端進入工作狀態,已開啟無線功能的智能手機與所述智能終端建立無線通信。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駕車時限制駕駛員使用手機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智能終端與智能手機建立無線通信后,只有當所述智能終端檢測到智能手機中的駕駛員的身份信息與其內存的駕駛員的身份信息匹配一致時,才能允許駕駛員正常點火發動車輛。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駕車時限制駕駛員使用手機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智能終端與智能手機建立無線通信后,只有當所述智能終端檢測到智能手機中的駕駛員的身份信息與其內存的駕駛員的身份信息匹配一致時,才能允許駕駛員正常點火發動車輛。
7.一種開車違規使用智能手機的監控方法,其特征是駕駛員攜帶裝有可識別智能手機工作狀態的APP的智能手機與安裝在車輛上的智能終端建立無線通信后,所述智能終端與所述智能手機將各自內存信息進行匹配,如果匹配一致,所述智能終端即認為駕駛員具有合法駕駛資格,在開車過程中,所述智能手機若出現設定的違規使用情況,所述智能手機將把駕駛員違規使用智能手機的信息發給所述智能終端;所述設定的違規使用情況包括智能手機處于瀏覽網頁、打開微信、打開視頻和通過手機聽筒接聽電話的工作狀態,還包括關閉智能手機APP。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開車違規使用智能手機的監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無線通信為藍牙或WIFI通信;所述智能終端、智能手機中內存的信息包括駕駛證信息、個人身份證信息和密碼信息。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開車違規使用智能手機的監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智能終端收到所述駕駛員違規使用智能手機的信息后,將通過喇叭語音提醒駕駛員停止違規使用智能手機,否則將記錄保存違規使用智能手機的信息,并作為駕駛員違章處罰的依據。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開車違規使用智能手機的監控方法,其特征是若所述智能手機的APP被人為關閉,導致行駛過程中的智能終端與智能手機的通信中斷,智能終端即默認駕駛員違規使用智能手機,并記錄保存作為駕駛員違章處罰的依據。
11.根據權利要求7至10任一所述的一種開車違規使用智能手機的監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智能手機與智能終端之間的無線通信是通過以下方式建立:
所述智能終端在工作狀態下,已開啟APP無線功能的智能手機進入所述智能終端的無線通信范圍與所述智能終端建立無線通信;或者:
所述智能終端在停機狀態下,駕駛員觸發車輛上的一個開關,使智能終端進入工作狀態,已開啟APP無線功能的智能手機與所述智能終端建立無線通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碩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長沙碩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100699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