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烤箱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11001086.0 | 申請日: | 2015-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9509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林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小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37/06 | 分類號: | A47J3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師事務所 11395 | 代理人: | 李向東 |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熱管 電烤箱 烘烤 溫場 控制裝置 停止加熱 加熱 溫度設置參數 獨立控制 靈活的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烤箱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裝置。該電烤箱包括第一加熱管和第二加熱管,該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溫度設置參數;當電烤箱的溫場溫度小于第一烘烤溫度時,控制第一加熱管與第二加熱管同時加熱;當溫場溫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烘烤溫度且小于第二烘烤溫度,控制第一加熱管停止加熱,控制第二加熱管加熱;以及當溫場溫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烘烤溫度時,控制第一加熱管和第二加熱管同時停止加熱。通過本發明,實現對電烤箱不同加熱管進行獨立控制,從而不同加熱管可以分別設置不同的溫度,使用戶可以靈活的調節不同加熱管的溫度,以滿足不同食物對溫度的不同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烤箱技術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電烤箱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飲食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最初的家用電烤箱僅設有一組加熱管。加熱管設于家用電烤箱加熱腔的上部或下部,這類家用電烤箱結構簡單,但是食物上下表面的烘烤效果粒度較大,甚至會出現食物一面烤焦,而另一面還沒有熟透的情況。為解決這個問題,出現了一種設有上下加熱管的家用電烤箱,用上下加熱管同時對食物進行烘烤,以保持食物上下表面的烘烤效果一致,但是這類家用電烤箱的上下加熱管是同時發熱和同時關斷的,所以依然難以烘烤一些要求上下表面烘烤效果不同的食物。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現有技術對電烤箱進行了改進,其中,加熱腔上下設有加熱管,加熱腔左右內壁上分別設有3~4個軌道用來調節電烤箱烤網或烤盤與上、下加熱管的距離,使其能夠烘烤一些對上、下加熱管要求不同的食物或使食物上下表面烘烤著色一致。但這種方法作用有限,并且當遇到烘烤一些高度較高的食物時,無法實現對食物上下表面烘烤效果的調節。
進一步地,申請號為CN201210447584的專利公開了一種設有上下加熱管的家用電烤箱的溫度控制方法,在該方法中,當上下加熱管設定的烘烤溫度不同時,控制烘烤溫度較高的加熱管發熱,直至到達設定的較高烘烤溫度后停止;控制烘烤溫度較低的加熱管間斷性發熱,直至烘烤溫度較高的加熱管停止發熱后停止,從中可以看出,在該方法中,雖然對上下加熱管進行不同溫度的設定,但是在控制過程中并沒有考慮較低烘烤溫度,并且溫度較低的加熱管的發熱時間也不固定,控制效果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烤箱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裝置,可解決現有技術中獨立控制電烤箱上、下加熱管時,控制效果差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烤箱的控制方法。
該電烤箱包括第一加熱管和第二加熱管,該方法包括:
步驟S1:接收溫度設置參數,其中,溫度設置參數包括第一加熱管的第一烘烤溫度和第二加熱管的第二烘烤溫度,其中,第一烘烤溫度小于第二烘烤溫度;
步驟S2:當電烤箱的溫場溫度小于第一烘烤溫度時,控制第一加熱管與第二加熱管同時加熱;
步驟S3:當溫場溫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烘烤溫度且小于第二烘烤溫度,控制第一加熱管停止加熱,控制第二加熱管加熱;以及
步驟S4:當溫場溫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烘烤溫度時,控制第一加熱管和第二加熱管同時停止加熱。
進一步地,該方法還包括:若當前時間達到烘烤結束時間,則控制電烤箱結束工作;若當前時間未達到烘烤結束時間,則根據溫場溫度與第一烘烤溫度和第二烘烤溫度的大小關系,選擇執行步驟S2、步驟S3或步驟S4。
進一步地,該方法還包括:當溫場溫度大于第二烘烤溫度時,存儲烘烤溫度達標標志;若當前時間達到烘烤結束時間,且電烤箱中存儲有烘烤溫度達標標志,則控制電烤箱結束工作;若當前時間達到烘烤結束時間,且電烤箱中未存儲有烘烤溫度達標標志,則控制電烤箱報警,若當前時間未達到烘烤結束時間,則根據溫場溫度與第一烘烤溫度和第二烘烤溫度的大小關系,選擇執行步驟S2、步驟S3或步驟S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小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小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100108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