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熱能回收系統及應用其的直燃式燃氣烘缸在審
| 申請號: | 201511000780.0 | 申請日: | 2015-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662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國;張保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華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6B23/02 | 分類號: | F26B23/02;F26B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張海英;林波 |
| 地址: | 528100 廣東省佛***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能 回收 系統 應用 直燃式 燃氣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烘干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熱能回收系統及使用其的直燃式燃氣烘缸。
背景技術
現階段,乳膠纖維板的生產模式是使用蒸汽加熱烘缸來干燥產品,蒸汽通常是由燃煤鍋爐提供。燃煤鍋爐產生蒸汽,蒸汽通過蒸汽接頭通入飽和蒸汽在烘缸內部冷凝,釋放出來的熱量使得烘缸溫度上升,從而將包覆在輥殼表面運行的產品加熱。熱量在產品和烘缸表面的接觸中被傳遞到產品中。然而,燃煤鍋爐廢氣排放一直是國家環保監控的重點,近年來,為了加大環保治理力度,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開始設立燃煤禁燃區,因此燃煤鍋爐就不能繼續使用。而改用燃天然氣鍋爐,由于過程中需要進過多重的熱能轉化,因此,使用燃天然氣鍋爐產生蒸汽供給烘缸加熱,成本將比原來使用燃煤鍋爐產生蒸汽增加將近3倍;是否能高效的利用單位的天然氣燃燒產生的熱量完成產品的干燥處理,就成為控制生產成本和提高烘干效率的關鍵。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熱能回收系統,使得應用其的直燃式燃氣烘缸能直接利用天然氣在缸體內部燃燒產生熱量來加熱烘缸,避免了多重熱量轉化過程,天然氣熱能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生產成本接近原來使用燃煤鍋爐的成本,又提高了烘干效率,創出了一條烘缸加熱技術的新路。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熱能回收系統,包括:熱能回收罩和熱能回收管道;所述熱能回收罩為密閉的殼體;所述熱能回收管道為密封管道,其兩端進氣接口和噴氣口,其側壁設有回收口;所述熱能回收罩設于燒烘缸的外部;所述熱能回收管道設于所述熱能回收罩內側和燃氣烘缸的缸體外壁之間的空間內;所述進氣接口與缸體設有的排氣口連接,所述噴氣口設于所述缸體的底部;所述回收口設有抽氣裝置,所述抽氣裝置向所述熱能回收管道內部抽吸氣體。
所述噴氣口有多個,多個所述噴氣口直線排列,并設于燃氣烘缸的缸體正下方,并正對所述缸體的外壁;所述回收口設有多個,分別設于所述熱能回收管道的不同位置。
一種應用上述的熱能回收系統的直燃式燃氣烘缸,包括管狀缸體和分別設于缸體兩端的端蓋;兩塊所述端蓋分別為排氣端蓋和點火端蓋,所述排氣端蓋的中心設有操作邊軸頭,所述點火排氣端蓋中心設有傳動邊軸頭;所述操作邊軸頭和所述傳動邊軸頭分別向所述缸體的兩端的端面的外側伸出;且所述操作邊軸頭與所述傳動邊軸頭的中心軸線與所述缸體的中心軸線重合;所述排氣端蓋設有排氣孔;所述傳動邊軸頭內部這有管腔;所述傳動邊軸頭設有點火系統,所述點火系統包括供氣裝置和點火裝置;所述供氣裝置包括助燃氣管道和然氣管道;所述供氣裝置封堵于所述管腔的端部,所述助燃氣管道與所述管腔連通,所述燃氣管道伸入所述缸體內部,所述點火裝置位于缸體內部并與所述燃氣管道的端部連接。
所述排氣端蓋設有封頭板,所述封頭板設于所述排氣端蓋的外側;所述封頭板中部設有轉動孔,邊沿設有排氣口;所述封頭板設于所述缸體的端面,所述操作邊軸頭從所述轉動孔穿出,所述封頭板封堵于所述缸體的該端的端面,且使得所述缸體繞著中心軸相對所述封頭板轉動。
所述供氣裝置包括安裝座和燃氣管,所述安裝座內部為管狀空腔,其設有開口端和密封端,所述安裝座底的側壁設有助燃氣口,所述助燃氣口與所述安裝座內部的管狀容腔連通形成所述燃氣管道;所述燃氣管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裝座的密封端,并向所述安裝座的外側伸出,其另一端穿過所述安裝座的密封端和所述管腔伸入所述缸體內,所述燃氣管內部設有所述燃氣管道。
所述安裝座的開口端通過轉動接頭與所述傳動軸頭的端部連接。
所述燃氣管為直線導管,其中心軸線與所述傳動軸頭的中心軸線重合。
所述缸體內部還設有火焰導流系統;所述火焰導流系統包括支撐架、第一導流罩、第二導流罩和擋火板;所述支撐架與所述缸體固定;所述第一導流罩和所述第二導流罩均為管狀,且所述第二導流罩的徑向尺寸比所述第一導流罩的徑向尺寸大。兩者均平行于所述缸體的中心軸線設于所述缸體內;所述第一導流罩設于所述支撐架,其一端靠近所述排氣端蓋,另一端靠近所述點火裝置并將所述點火裝置罩在其設有的管腔內;所述第二導流罩一端固定于所述點火端蓋;另一端將所述點火裝置和罩設于所述點火裝置外側的所述第一導流罩的一端罩住;所述擋火板垂直于所述缸體的中心軸線的設于所述支撐架,所述擋板靠近所述點火裝置的火焰噴口,并留有噴焰間隙。
所述第一導流罩和所述第二導流罩均為圓管狀,且兩者的中心軸線與所述缸體的中線軸線重合。
所述擋火板通過調節螺栓與所述支撐架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華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華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10007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