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炮彈發射藥自動上料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996917.6 | 申請日: | 2015-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673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02 |
| 發明(設計)人: | 岳超;徐志剛;劉勇;李峰;王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6B21/00 | 分類號: | C06B21/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麗英 |
| 地址: | 110016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炮彈 發射 自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炮彈發射藥制造工藝裝備,具體地說是一種制備炮彈發射藥 自動上料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炮彈發射藥的生產制造采用人工加專機的生產模式,沒有實 現無人自動化的作業。這種傳統的發射藥制造是由人工來完成的,不僅效率 低下而且質量也不能得到保證,更重要的是面對著易燃易爆的彈藥對人身安 全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我國還沒有出現可用的用于炮彈發射藥制造的固態原料和液態原料的自 動捏合塑化以及粉碎的裝置,炮彈發射藥的原材料在高溫高壓的環境易燃易 爆,對裝置的安全性要求極高。由于炮彈發射藥的原料捏合膠化后黏度很高, 對實現自動化作業增加了難度。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備炮彈發射藥自動上料裝 置。該裝置能實現炮彈發射藥固態原料和液態原料上料、捏合和粉碎的自動 無人化作業,不僅提高了炮彈發射藥的生產效率而且避免了對人身帶來的潛 在威脅,極大地提高了安全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制備炮彈發射藥自動上料裝置,包括提升機、旋轉下料裝置、下料 平鋪裝置、捏合裝置、溶劑輸送裝置、粉碎輸送裝置及過篩筒,其中旋轉下 料裝置、溶劑輸送裝置及粉碎輸送裝置沿周向布設于捏合裝置的外側,所述 下料平鋪裝置設置于旋轉下料裝置和捏合裝置之間、并與捏合裝置固定連接, 所述提升機位于旋轉下料裝置的一側,用于為旋轉下料裝置供料,所述粉碎 輸送裝置與過篩筒連接。
所述旋轉下料裝置包括底座、伺服電機和料筒放料裝置,其中伺服電機 安裝在底座上、并輸出端與料筒放料裝置連接,所述料筒放料裝置可轉動地 安裝在底座上、并頂部沿周向設有多個上料接口,底部沿周向設有多個下料 接口,各下料接口處均設有卸料裝置,所述料筒放料裝置通過伺服電機的驅 動旋轉,使上料接口和下料接口分別與所述提升機和下料平鋪裝置相對應。
所述卸料裝置包括放料插銷和推動氣缸,所述放料插銷插設于所述料筒 放料裝置的下料接口上,所述推動氣缸安裝在所述料筒放料裝置上、并輸出 端與所述放料插銷連接,所述放料插銷通過推動氣缸的推動,實現下料接口 的閉合和打開。
所述下料平鋪裝置包括固定支座、擺動導槽、螺旋傳動軸護罩、螺旋傳 動軸、步進電機和氣缸,所述固定支座與擺動導槽轉動連接,所述氣缸通過 插銷分別與固定支座和擺動導槽轉動連接,所述步進電機安裝于擺動導槽上, 所述步進電機的輸出軸與螺旋傳動軸連接,所述螺旋傳動軸護罩固接于擺動 導槽上、并位于螺旋傳動軸的上方。
所述捏合裝置包括型材支架、多個振動氣缸、攪拌缸、電機、液壓缸、 鉸鏈氣缸和導槽,其中攪拌缸可轉動地安裝在型材支架上,所述攪拌缸的兩 端分別與安裝在型材支架上的兩個液壓缸的輸出端鉸接,所述電機安裝于型 材支架上、并輸出軸與攪拌缸連接,多個振動氣缸安裝在型材支架上、并輸 出端與攪拌缸連接,所述導槽通過鉸鏈氣缸與型材支架轉動連接,所述導槽 用于輸送攪拌缸內的物料。
所述捏合裝置的外側進一步設有移蓋裝置,所述移蓋裝置自動完成捏合 裝置的封閉與打開。
所述移蓋裝置包括型材支架、移動板、長行程氣缸、攪拌缸蓋、短程氣 缸、滑塊及導軌,其中型材支架的頂部設有導軌,所述移動板通過滑塊與導 軌滑動連接,所述長行程氣缸安裝在型材支架上、并輸出端與所述移動板連 接,所述短程氣缸和攪拌缸蓋安裝在所述移動板上,所述短程氣缸的輸出端 與攪拌缸蓋鉸接,并可驅動攪拌缸蓋轉動。
所述溶劑輸送裝置包括型材支架、步進電機、絲杠、垂向驅動氣缸、導 軌、多個三維噴頭、移動支撐架體及噴灑面板,其中型材支架上設有水平移 動導軌、絲杠及步進電機,所述絲杠與步進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移動支 撐架體通過水平導軌滑塊與水平移動導軌滑動連接,所述移動支撐架體上設 有豎直導軌,所述噴灑面板通過豎直導軌滑塊與豎直導軌滑動連接,所述垂 向驅動氣缸安裝在所述移動支撐架體上、并輸出軸與所述噴灑面板連接,所 述噴灑面板的下方設有多個三維噴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9691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