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磁流變雙離合器有效
申請號: | 201510991411.6 | 申請日: | 2015-12-24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2268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30 |
發明(設計)人: | 陳德民;張宏;梁彥涵;許晉豪;凌超;潘晶雯;孫煒海;郭曉林;劉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市新橋工業設計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F16D37/02 | 分類號: | F16D3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順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發軍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馬鞍山***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流變 離合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變速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充有磁流變液的雙離合器。
背景技術
磁流變液是一種典型的場控智能材料,它能在外加磁場作用下從液態迅速轉變為高黏度、低流動性的類塑性固體。磁流變離合器是磁流變液在汽車變速器領域的實際應用。磁流變離合器是根據磁流變液本構方程,利用磁流變液在磁場下的剪切應力在主、被動件之間傳遞動力。在磁場的作用下,磁流變液可在毫秒內從牛頓流體轉變為Bingham塑性體,粘度以數量級增加。材料的抗剪屈服應力也隨外加磁場強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可以通過外加磁場來控制離合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設計開發了一種磁流變雙離合器,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磁流變離合器傳遞效率差、散熱不佳的缺陷,通過控制線圈電流的變化,改變傳遞的扭矩大小,實現對離合器分離與結合的高效、精確控制。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解決磁流變液受熱后腔體大力過大的缺陷,通過補償腔體體積降低腔體壓力使磁流變雙離合器工作穩定可靠。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磁流變雙離合器,包括:
輸入軸,沿著所述輸入軸的徑向延伸形成盤狀的周緣;在所述周緣的徑向不同位置垂直于所述周緣固定設置內主動離合片和外主動離合片;所述周緣將所述輸入軸分成輸入軸內段和輸入軸外段;以及
內離合輸出機構,其包括第一筒體,所述第一筒體內同軸固定設置第一支撐圓環;所述第一筒體和第一支撐圓環之間的一個底面封閉;所述周緣、所述第一筒體和所述第一支撐圓環之間形成第一腔;所述第一支撐圓環可旋轉的套設在所述輸入軸內段;
內從動離合片,其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筒體和所述第一支撐圓環之間,并且平行于所述內主動離合片;所述內從動離合片和所述內主動離合片重疊并且具有一定間隙;
外離合輸出機構,其包括第二筒體,所述第二筒體內同軸固定設置第二支撐圓環,所述第二筒體和第二支撐圓環之間的一個底面封閉;所述周緣、所述第二筒體和所述第二支撐圓環之間形成第二腔;所述外離合輸出機構可旋轉的支撐在所述內離合輸出機構上;
外從動離合片,其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二筒體和所述第二支撐圓環之間,并且平行于所述外主動離合片;所述外從動離合片和所述外主動離合片重疊并且具有一定間隙;
其中,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中充滿磁流變液體。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支撐圓環與輸入軸之間設置有彈簧腔,其連通所述第一腔;所述彈簧腔內設置有活塞和支撐彈簧。
優選的是,所述內主動離合片和內從動離合片在第一腔內交替間隔設置,所述外主動離合片和外從動離合片在第二腔內交替間隔設置。
優選的是,所述內主動離合片設置有四個,所述內從動離合片設置有三個,并且相鄰兩個內主動離合片之間設置有一個內從動離合片。
優選的是,所述外主動離合片設置有兩個,所述外從動離合片設置有一個,并且所述外從動離合片設置于兩個外主動離合片之間。
優選的是,所述輸入機構和外離合輸出機構之間設置有密封結構,以防止磁流變液泄露。
優選的是,所述輸入軸內壁上設置有螺旋槽,以使所述輸入軸旋轉時產生空氣流動將熱量排出。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相連通,磁流變液流動能夠在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之間流動。
優選的是,所述輸入軸上端設置有磁流變液注液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磁流變雙離合器,將磁流變液應用到汽車雙離合器的設計中,得到一種磁流變雙離合自動變速器,其通過磁流變液傳遞發動機轉矩,這就取代了傳統的利用摩擦片來傳遞轉矩。利用磁流變液對輸入信號響應快速而且顯著的特點,實現對離合器分離與結合的高效、精確控制。本發明控制簡單,只需改變加載在離合器線圈中電流的大小,即可改變磁感應強度的大小。磁流變液剪切屈服應力會根據磁感應強度大小變化,這就控制了離合器的分離、滑磨和結合,省去了復雜的液壓控制閥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磁流變雙離合器分解視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磁流變雙離合器總體結構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所述的輸入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所述的內離合輸出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所述的外離合輸出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1中A區域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市新橋工業設計有限公司,未經馬鞍山市新橋工業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914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