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便攜式變電運行倒閘操作專用工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987030.0 | 申請日: | 2015-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207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傅鳳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傅鳳萍 |
| 主分類號: | H01H3/02 | 分類號: | H01H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攜式 變電 運行 操作 專用工具 | ||
一、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倒閘操作工具,特別是涉及一種便攜式變電運行倒閘操作專用工具。
二.背景技術: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水準,因而各種電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就促使電網負荷逐年增加,電力運行人員根據情況需要進行變電倒閘操作,而目前在進行變電倒閘操作時存在以下問題:
1、正常操作時,如遇倒母線、停送變壓器等大型復雜操作時,需要攜帶大量倒閘操作工具,而這些操作工具種類不同,大小不等,不易攜帶且容易遺漏忘帶,另外,運行人員進行倒閘操作時還要攜帶地線、驗電器、絕緣桿等其他操作工具,這對操作十分不利,影響操作速度,從而增加停電時間,影響對外供電,增加電力系統非正常狀態的時間,降低系統可靠性。
2、在進行事故處理時,需要電力運行人員快速、安全、高質量的完成倒閘操作,因此往往來不及挑選、攜帶合適的操作工具,就要迅速到現場,有時因為倒閘操作工具的不合適而延長不必要的對外停電時間。
3、在變電站安全工具柜管理中,由于倒閘操作工具形狀各異、長短不一,需要放置在不同的柜隔內,占用空間大且不易管理。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便于攜帶和存放的便攜式變電運行倒閘操作專用工具。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便攜式變電運行倒閘操作專用工具,含有倒閘操作棒和倒閘操作搖把,所述倒閘操作棒的棒體中心設置有內孔,并且,所述倒閘操作棒的棒體后端設置有端蓋;所述倒閘操作搖把由套筒、前把、中把和后把構成,其中,所述前把的前端與所述套筒的后端連接,其后端通過轉軸與所述中把的前端轉動式連接,所述中把的后端通過另一轉軸與所述后把的前端轉動式連接;所述倒閘操作搖把套裝在所述倒閘操作棒的內孔中,二者為間隙配合。
所述倒閘操作棒的棒體為整體式結構。或者,所述倒閘操作棒的棒體為分體式結構,由至少兩個棒段連接而成。相鄰所述棒段通過螺紋或卡扣連接在一起。
所述倒閘操作搖把的后把上套裝有轉動筒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采用組合式結構,倒閘操作搖把套裝在倒閘操作棒的內孔中,便于攜帶,縮短挑揀工具的時間,提高倒閘效率。
2、本發明倒閘操作搖把采用折疊轉動式結構,使用方便,容易擺放,占用柜隔空間小。
3、本發明倒閘操作棒為分體式結構,由至少兩個棒段構成,相鄰棒段之間通過螺紋或卡扣連接,能夠拆卸,減小占用空間,另外,倒閘操作棒后端設置有端蓋,有效地防止倒閘操作搖把掉出。
4、本發明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便于存放和攜帶,其適用范圍廣,推廣后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四.附圖說明:
圖1為便攜式變電運行倒閘操作專用工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倒閘操作棒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倒閘操作搖把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所示倒閘操作搖把的工作狀態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1-圖4,圖中,1-套筒,2-前把,3-中把,4-后把,5-轉動筒套,11-操作頭,12-棒體,13-內孔,14-端蓋。
便攜式變電運行倒閘操作專用工具含有倒閘操作棒和倒閘操作搖把,倒閘操作棒的棒體12前端設置有操作頭11,中部和后端的中心設置有內孔13,并且,棒體12后端設置有端蓋14,二者活動式連接;倒閘操作搖把由套筒1、前把2、中把3和后把4構成,其中,前把2的前端與套筒1的后端連接,其后端通過轉軸與中把3的前端轉動式連接,中把3的后端通過另一轉軸與后把4的前端轉動式連接;倒閘操作搖把套裝在倒閘操作棒的內孔中,二者為間隙配合。
倒閘操作棒的棒體12為分體式結構,由至少兩個棒段連接而成,圖中為兩個,根據需要,也可以為三個或四個等等。相鄰棒段通過螺紋或卡扣連接在一起。當然,倒閘操作棒也可以為整體式結構,以簡化結構。
攜帶時,倒閘操作搖把套裝在倒閘操作棒的內孔13中,使用時拿出,倒閘操作搖把的后把4上套裝有轉動筒套5,便于人工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傅鳳萍,未經傅鳳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870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