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據傳輸的調度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976101.7 | 申請日: | 2015-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0952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3 |
| 發明(設計)人: | 黃勤業;張廣飛;羅會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42 | 分類號: | G06F13/42;G06F13/4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凱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傳輸 調度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數據傳輸的調度方法及裝置,用于提高傳輸通道的利用率。該方法包括:第一發送端對總線協議AXI中傳輸通道的占用率進行監測,傳輸通道包括如下任意一個:讀地址通道、讀數據通道、寫地址通道、寫數據通道、寫響應通道;第一發送端通過傳輸通道向第一接收端發送與傳輸通道對應的事務處理請求;當傳輸通道的占用率大于預設閾值時,第一發送端對目標通道中的保留位進行編碼并置位,編碼后的保留位用于標識事務處理請求需要調度至目標通道,目標通道為傳輸通道中的一個;第一發送端根據編碼后的保留位將事務處理請求通過目標通道發送至第二接收端,編碼后的保留位還用于第二接收端將事務處理請求寫入第一接收端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數據傳輸的調度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片上多核系統已經成為主流的架構,在這一架構中,通常采用片上網絡來連接芯片中的功能單元,因此數據在核間的移動已經成為性能的主要瓶頸。在ARM CoreLinkCCN-508中,NoC(Network on Chip,片上網絡)與片上功能單元之間采用AMBA(AdvancedMicrocontroller Bus Architecture,數據突發傳輸)總線協議,即AXI接口進行連接。因此,AXI是事實上的SoC(System on Chip,系統級芯片)片上通信協議標準。
在片上多核心系統中,事務通過AXI中的傳輸通道在功能單元與NoC之間進行傳輸。現有的AXI芯片上通過在AXI前增加多個緩存器Buffer和選擇器,當多類事務通過AXI接口進行傳輸時,將不同的事務先通過選擇器進行分類,將分類后的事務放置在buffer中的不同隊列中。以此使AXI接口具有交叉傳輸的特性,提高了AXI在傳輸不同事務時的效率。
但是,上述事務的傳輸機制僅考慮到不同事務之間的交叉傳輸,當不同的事務在對應的傳輸通道中傳輸時,由于事務傳輸的頻率不同,因此對傳輸通道的占用率也不同。當某一傳輸通道的占用率較高時,數據在該傳輸通道中的傳輸效率會降低,且其他占用率較低的傳輸通道并沒有得到合理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數據傳輸的調度方法及裝置,用于提高傳輸通道的利用率。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數據傳輸的調度方法,包括:
第一發送端對總線協議AXI中傳輸通道的占用率進行監測,所述傳輸通道包括如下任意一個:讀地址通道、讀數據通道、寫地址通道、寫數據通道、寫響應通道;
通過在芯片上的AXI總線兩端設置不同粒度的緩沖器buffer,在AXI的五條傳輸通道中,根據傳輸事務的不同,配置不同寬度的buffer,用于監測傳輸通道的占用率。
所述第一發送端通過所述傳輸通道向第一接收端發送與所述傳輸通道對應的事務處理請求;所述事務處理請求包括:讀請求、讀數據、寫請求、寫數據、寫響應、無效請求、無效請求響應;
當所述傳輸通道的占用率大于預設閾值時,所述第一發送端對目標通道中的保留位進行編碼并置位,所述編碼后的保留位用于標識所述事務處理請求需要調度至所述目標通道,所述目標通道為所述傳輸通道中的一個;
所述第一發送端根據所述編碼后的保留位將所述事務處理請求通過所述目標通道發送至第二接收端,所述編碼后的保留位還用于所述第二接收端將所述事務處理請求寫入所述第一接收端中。
可選的,所述傳輸通道為讀地址通道,所述事務處理請求為讀請求,所述目標通道為寫地址通道或寫數據通道。
可選的,所述傳輸通道為讀數據通道,所述事務處理請求為讀數據,所述目標通道為寫響應通道。
通過對上述讀請求和讀數據的調度,能夠縮短數據的傳輸訪問延遲,提高了MCC(Multiple Combinational Channel,多組合通道)系統的性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7610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吸頂燈(DISK)
- 下一篇:燈飾配件(FACET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