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975652.1 | 申請日: | 2015-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569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06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友誠高新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29/00;A61K31/375;A61K35/413;A61K35/50;A61K35/583;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66071 山東省青島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活血化瘀 通經 活絡 中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中醫統稱腦血管病為中風,其中肝腎陰虛,經血虧損至肝陽上亢,肝風內動挾痰上擾與瘀結,氣血痰瘀皆奔涌而上絡破血溢致腦卒中,元氣虧損,氣虛無力推動血液運行而瘀滯,氣虛血瘀肝陽上亢、化痰生風、痰瘀交結阻抑氣血運行致腦梗塞。現代醫學認為本病多發生在高血壓動脈硬化基礎上,動脈管壁粥樣硬化而粗糙,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緩慢而易形成血栓。血壓急驟升高,使原微小動脈瘤破裂形成腦出血。無論是梗塞還是出血均存在著血瘀證侯群和微循環障礙,在治療上都應以活血化瘀為基礎。
中醫認為心主血脈是血行通暢之主導,心的氣血陰陽平衡則心血暢流。由于氣血同源,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血失調多由于心氣不足陽氣生失斡旋,心陽虛弱,陰寒凝滯,血脈不通。心血瘀滯則使心脈痹阻不通,心血瘀阻則心主血脈功能減弱或血液循環流速減慢,血粘度增高,呈現凝、濃、粘、聚狀態。血行不暢,血液瘀阻導致血瘀證的臨床表現。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通經活絡是傳統中藥的療效優勢所在,而根據中醫藥理論指導的中藥復方藥物在上述疾病的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療效;然而原有中藥復方藥物劑型落后、療效片面或毒副作用較強,已經成阻礙其廣泛應用的重要因素。因而,結合現代制藥技術,在傳統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篩選優化中藥復方組成、優化提取工藝、富集藥物有效成分、結合現代劑型,開發療效確切、劑型合理、使用便捷的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現代中藥制劑已勢在必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中藥。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中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
太子參1-30份、五味子1-30份、黃芪1-30份、益母草1-30份、三七1-30份、牛黃1-30份、薄荷1-30份、蛇蛻1-30份、血竭1-30份、枸杞1-30份、甘草1-30份、金銀花1-30份、靈芝1-30份、雞血藤1-30份、苦參1-30份、艾葉1-30份、桂枝1-30份、莪術1-30份、牡丹皮1-30份、橘葉1-30份、王不留行1-30份、地龍1-30份、皂角刺1-30份、川穹1-30份、麥冬1-30份、瓜蔞1-30份、杜仲1-30份、膽南星1-30份、決明子1-30份、維生素C1-30份、茜草1-30份、葛根1-30份、澤瀉1-30份、滴水珠1-30份、元胡1-30份、三棱1-30份、沒藥1-30份、赤芍1-30份、銀杏葉1-30份、蒲公英1-30份、紅花1-30份、牛膝1-30份、紫河車1-30份。
所述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中藥,其所述中藥制劑中各種原料藥的重量份數可以優選為:
太子參5-30份、五味子5-30份、黃芪5-30份、益母草5-30份、三七5-30份、牛黃5-30份、薄荷5-30份、蛇蛻5-30份、血竭5-30份、枸杞5-30份、甘草5-30份、金銀花5-30份、靈芝5-30份、雞血藤5-30份、苦參5-30份、艾葉5-30份、桂枝5-30份、莪術5-30份、牡丹皮5-30份、橘葉5-30份、王不留行1-30份、地龍1-30份、皂角刺1-30份、川穹1-30份、麥冬1-30份、瓜蔞1-30份、杜仲1-30份、膽南星1-30份、決明子1-30份、維生素C1-30份、茜草1-30份、葛根1-30份、澤瀉1-30份、滴水珠1-30份、元胡1-30份、三棱1-30份、沒藥1-30份、赤芍1-30份、銀杏葉1-30份、蒲公英1-30份、紅花1-30份、牛膝1-30份、紫河車1-30份。
所述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中藥,其所述中藥制劑中各種原料藥的重量份數還可以優選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友誠高新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青島友誠高新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7565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風節能控制裝置
- 下一篇:納米導熱復合盤管蓄冰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