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TDSCDMA系統中無線資源自適應分配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973750.1 | 申請日: | 2015-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3621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7 |
| 發明(設計)人: | 熊念;施淵籍;謝孟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南京熊貓漢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2/04 | 分類號: | H04W72/04;H04W72/12;H04W76/27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陳琛 |
| 地址: | 210002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tdscdma 系統 無線 資源 自適應 分配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資源自適應分配的策略,具體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數據業務接入時,按照當前基站負荷設置初始接入速率,若無可用無線資源,對已經接入的數據業務進行降速搶占;步驟二、對于已經接入的數據業務,在Iu接口處進行流量監控;步驟三、根據流量監控的結果,對分配了專用物理資源的小流量業務進行升速、降速或狀態遷移;步驟四、對于CELL_PCH用戶,若有數據傳輸則進行狀態遷移,若長期無數據傳輸則釋放該用戶。本發明的無線資源自適應分配的策略,使得小流量數據業務帶來的資源擁塞降低,資源利用率提升,同時也可以有效降低信令造成的網絡負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系統TDSCDMA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線資源自適應分配的策略。
背景技術
TDSCDMA是英文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時分同步碼分多址)的簡稱,在TDSCDMA等蜂窩通信系統的小區中,無線物理資源池由載波頻率、正交碼和傳輸時隙構成。在單載波系統中,以碼道為資源分配的基本單位,一個碼道由正交碼和時隙共同決定。除單獨為用戶分配的專用物理信道之外,系統還配置了公共物理信道用來進行尋呼和隨機接入等功能。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以及智能手機終端的普及,數據業務在總業務中所占比例快速增加,其中智能手機的一些后臺應用(如微信等)會頻繁的發送心跳信息(終端周期性地向應用服務器發送簡短的信息)和業務建立請求。這些業務具有突發性、持續時間短和流量小的特點。
TDSCDMA是典型的CDMA系統,其性能受限于無線資源的特點非常顯著,上述小流量業務的信令和數據若都一直承載在專用物理資源上,專用物理資源會被很快耗盡,網絡也會時常處于擁塞狀態,影響用戶的接入性能和無線資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合理利用無線資源重配以減少專用物理資源的占用,或利用狀態遷移增加對公用物理資源的使用都是可以提升無線資源利用率的方法。
CELL_DCH。在此狀態下,UE使用上下行專用物理信道(DPCH),以及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可以從空閑模式或者通過在CELL_FACH狀態下建立一個專用物理信道進入該狀態。
CELL_PCH。在此狀態下,UE與UTRAN之間不存在專用物理信道連接,而且UE也不可以使用任何上行物理信道。在該狀態下,UE為節省功耗,可以使用DRX方式去監聽PICH所指示的PCH信道。UTRAN根據UE上次在CELL_FACH狀態下執行的最后一次小區更新過程,知道UE當前所處的小區。如果UE需要發送上行數據(響應尋呼或者發起呼叫),必需先從CELL_PCH狀態轉移到CELL_FACH狀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降低小流量數據業務帶來的資源擁塞,提升資源利用率,同時也能夠有效降低信令造成的網絡負荷,提出了一種無線資源自適應分配的策略。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TDSCDMA系統中無線資源自適應分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數據業務接入時,按照當前基站負荷設置初始接入速率,若無可用無線資源,對已經接入的數據業務進行降速搶占;其中,用戶i的初始接入速率為當前可用上行無線資源,即上行可用BRU的數目;
步驟二、在用戶i建立起無線接入承載后啟動一個周期為Tflow的計時器,并在Iu接口處統計用戶i的接收比特數目則用戶i的實際速率
步驟三、當時,用戶i的調整速度為其中Si為用戶i當前的業務速率,若S′i≠Si,則通過無線承載重配置流程進行升速或降速;若S′i=Si,則不做處理;當時,將用戶狀態遷移到CELL_PCH,釋放專用無線資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南京熊貓漢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南京熊貓漢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737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