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生產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510972030.3 | 申請日: | 2015-12-21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01176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04 |
發明(設計)人: | 毛洪強;張玉斌;任園;張輝;牛京濤;邵靜;楊航;王春紅;張尤平;卓建平;王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04B26/26 | 分類號: | C04B26/26;C04B18/16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34117 | 代理人: | 吳奇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廠拌熱 再生 瀝青 混凝土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道路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路面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氣象環境與交通荷載的綜合作用,會逐漸衰變、老化。發生各種病害,進而面臨著養護、維修并產生大量的廢舊瀝青混合料。因而,瀝青路面再生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廠拌熱再生適用范圍廣,是國內再生技術研究的重點,也是目前全球范圍內應用最廣泛的再生技術。
常規的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沒有考慮到舊料級配變異規律,由此導致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級配難以滿足規范要求且性能差異較大;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制備過程中新瀝青用量一般都依據大量試驗,沒有瀝青用量預估方法;拌合工藝中,一般先將舊料與新料分別加熱后拌合,之后添加新瀝青均勻拌合,這種工藝沒有考慮拌合過程中新料、舊料的瀝青膜分布差異,會導致新集料沒有裹附完全而出現的大量花白料現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生產方法,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針對高速公路養護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舊瀝青混合料,通過廠拌熱再生技術將舊料用于路面工程,可實現廢料循環利用;另一方面控制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級配、新瀝青添加量、制備工藝,提供一種有效的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生產方法,提高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并能降低成本。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中集料包括舊料和新料兩部分;對舊料采用四分法取樣,并對舊料進行分檔,通過抽提試驗確定各檔舊料的級配曲線;
(2)對新料進行篩分,以舊料代替部分新料,控制關鍵篩孔通過率,合成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級配曲線;級配合成過程中,舊料按照抽提篩分的級配與新料合成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級配曲線,并能滿足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級配要求;
(3)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中瀝青含量包括舊瀝青和新加瀝青兩部分;以體積參數空隙率作為控制指標,根據舊料的油石比以及舊料摻量,以舊瀝青代替新瀝青,預估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新瀝青添加量,并結合室內試驗確定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最佳瀝青添加量;
(4)拌合站拌制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拌制工藝為:新料在加熱滾筒1加熱;先將新料與礦粉在拌合缸干拌5-10s;再將瀝青加入拌合缸中均勻拌合25-35s;加熱滾筒2對舊料加熱;最后將加熱滾筒2中加熱舊料加入拌合缸中均勻拌合45-60s。
作為優選,將所述的舊料按照篩孔大小分為三檔:≥9.5mm、2.36mm-9.5mm、≤2.36mm,對各檔舊料進行抽提篩分試驗,確定各檔舊料級配組成。
作為優選,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級配曲線關鍵控制篩孔為4.75mm。
作為優選,空隙率控制在3-5%,所述的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瀝青添加量預估方法采用如下公式:
式中:
VV—空隙率,%
pa—舊料油石比,%
b—舊料摻量,%
pb—新添加瀝青與新集料質量比,%。
作為優選,加熱滾筒2舊料加熱溫度120-140℃,加熱滾筒1新料加熱溫度180-200℃,瀝青加熱溫度160-170℃,拌合缸溫度保持165-175℃,拌合缸出料溫度165-17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以舊料代替新料,舊瀝青代替新瀝青,實現廢舊瀝青混合料的循環利用,節約成本、減少環境污染,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本發明提供一種新瀝青添加量預估方法,大大減少確定最佳新瀝青添加量的試驗量。
3、本發明對舊料分檔,減小舊料變異性對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影響,同時可控制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級配曲線關鍵篩孔通過率,獲得具有不同路用性能的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凝土。
4、本發明先將新料與新瀝青拌合均勻后加入加熱的舊料,減少新舊瀝青混合料瀝青膜厚度差異,減少瀝青用量,避免花白料的出現。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圖2為實施本發明工藝流程的設備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7203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關閉的集成灶進風網
- 下一篇:平凹兩用電磁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