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N-芳基取代茚并[2,1-b]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971640.1 | 申請日: | 2015-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052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新樂;李勃天;郎笑梅;薛山;胡泓梵;冉印;辛世煊;周生遠;孫鑫;張雪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209/94 | 分類號: | C07D209/9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揮,鮑俊萍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取代 吲哚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C-N偶聯的合成方法,更特別地涉及了一種N-芳基取代茚并[2,1-b]吲哚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屬有機化學合成領域。
背景技術
茂金屬催化劑一般是由過渡金屬元素(如鈦,鋯,鉿)或稀土金屬元素和至少一個環戊二烯或環戊二烯衍生物作為配體而組成的化合物,近年來已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雖然齊格勒-納塔催化劑是聚烯烴制造產業的支柱,但是單活性中心(金屬茂和非金屬茂)催化劑卻代表了未來的工業發展方向。茂金屬催化劑具有單活性中心、立體選擇可控、高催化活性等優勢,早在上世紀50年代茂金屬就開始了作為烯烴聚合催化劑的研究,Breslow和Natta各自獨立地應用茂金屬作為催化劑進行了烯烴的聚合。80年代,用甲基鋁氧烷(MAO)作為助催化劑,茂金屬催化活性出現了突破性的進展。Kaminsky和Sinn等人首次用MAO活化Cp2TiCl2使乙烯聚合,活性很高,而且能使丙烯聚合產生無規聚丙烯[H.Sinn,W.Kaminsky,Adv.Organomet.Chem.,1980,18,99;H.Sinn,W.Kaminsky,H.J.Vollm er,R.Woldt.Angew.Chem.Imt.Ed.Eng,.1980,19,390]。80年代中期Ewen和Kaninsky分別報道以手性立體剛性的茂金屬催化劑與MAO助催化劑組成的催化體系能合成高等規度的聚丙烯[J.A.Ewen.J.Am.Chem.Soc.,1984,106,6355;W.Kaminsky,K.Kulper,H.H.Brintzinger,F.R.W.P.Wild.Angew.Chem.Int.Ed.Eng.,1985,24,507],這一重大發現開辟了均相催化體系能合成等規聚合物的新領域,也為茂金屬催化劑的繼續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茂金屬催化劑配體的結構決定了催化劑的性能及烯烴聚合產品的結構及性能,為此,對茂金屬催化劑配體結構的設計及合成成為新型茂金屬催化劑發展的核心。美國專利US6440889報道了N-甲基茚并吲哚與氯化鋯形成的茂金屬催化劑被用于烯烴聚合具有較高的活性,此配體主要應用碘甲烷和茚 并吲哚在叔丁醇鉀的作用下合成得到,此方法主要應用于N-烷基取代化合物。類似的中國專利CN101472960也報道過橋聯茚并吲哚基過渡金屬絡合物在烷基鋁氧烷存在下制備得到了低密度聚乙烯。然而,對于以N-芳基茚并吲哚為配體的茂金屬催化劑還鮮有報道,芳基取代基的引入對其在烯烴聚合中起到的作用也未有詳細闡述,主要是由于對于這類化合物的制備未有一個有效的方法。經理論推算,N-芳基取代茚并[2,1-b]吲哚類結構作為重要的環戊二烯基團,可以作為茂金屬催化劑很重要的配體,可以被廣泛應用于制備茂金屬烯烴聚合催化劑,得到新穎結構的烯烴聚合產品。
除此之外,N-芳基取代茚并[2,1-b]吲哚類化合物還被應用于新型疏水抗氧化劑,能高效的抑制類脂類或雙相類脂類上的自由基,從而終止類脂類過氧化過程和防止有這種過程引起的各種病理反應和疾病。
正是由于N-芳基取代茚并[2,1-b]吲哚類化合物的如此重要作用及應用潛力,開發此類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必將對茂金屬催化劑發展以及藥物合成領域產生一定的影響。Nifant等[Russian chemical Bulletin,50(8),1439-1445,2001]曾報道2-茚酮和二苯肼鹽酸鹽在乙醇中反應可以得到N-苯基茚并[2,1-b]吲哚,收率41%,此方法適用底物范圍窄(僅有一個例子)且收率較低,具體反應見下式:
Jon c.Antilla等曾報道N-芳基吲哚的合成路線,吲哚與芳香溴代烷以CuI為催化劑,手性1,2-環己二胺或N,N-二甲基乙二胺作為配體可以高收率的得到一系列N-芳基吲哚化合物[Jon c.Antilla,Artis Klapars,Stephen L.Buchwald J.Am.Chem.Soc.124(39),11684-11688]。但是對于N-芳基茚并吲哚類化合物的合成卻鮮有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N-芳基取代茚并[2,1-b]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中該類化合物合成方法缺少,且方法適用性較窄的缺陷。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N-芳基取代茚并[2,1-b]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該方法具體為:
(1)在有機溶劑中,將化合物Ⅱ與有機堿反應生成化合物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7164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