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治羅非魚鰓霉病的散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971279.2 | 申請日: | 2015-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961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芬;李洪;孫明;王亮;宋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之源智能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K9/14;A61P31/04;A61K33/14;A61K35/618;A61K35/64;A61K31/19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牟海峰 |
| 地址: | 266300 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治 羅非魚 鰓霉病 散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治羅非魚鰓霉病的散劑;本發明還涉及一種上述防治羅非魚鰓霉病的散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羅非魚原分布于溫帶、印度熱帶和熱帶國家等。羅非魚現在已經成為世界水產業的重點科研培養的淡水養殖魚類,且被譽為未來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羅非魚原產于非洲,屬于慈鯛科之熱帶魚類,和鱸魚相似,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鹽份含量的咸水中,可以存活于在湖,河,池塘的淺水中,有著很強的適應能力,且對溶氧較少之水有極強之適應性。絕大部分羅非魚是雜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羅非魚在面積狹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夠生長。
鰓霉病是一種由鰓霉菌寄生而引起的常見魚病,通常在5-10月發生,6-7月份為流行,發病率可達70%-80%,死亡率可達90%以上,危害嚴重。病原體是由鰓霉菌侵入鰓部而引起的。其癥狀為:鰓組織教鰓霉菌侵蝕破壞,呈不規整白點狀,失去正常的鮮紅色,色澤蒼白,病情嚴重的魚鰓上長滿棉絮狀物,象一塊小棉球。體表有點狀充血現象,病魚失去正常游泳姿態,受驚后游動時晃頭,發病時病魚不進食,呼吸困難,如不及時治療,病魚將會因呼吸受阻而死亡。鰓霉病在全國各地都有發病。
目前,治療羅非魚鰓霉病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0.3-0.5ppm的紅霉素遍池潑灑,然而由于藥物殘留等,食用傳統方法治愈后的羅非魚不利于人類的健康,而且大量使用紅霉素會導致抗生素濫用,也不利于水產養殖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防治羅非魚鰓霉病的散劑,其原料組分均為綠色純天然原料,對羅非魚鰓霉病具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防治羅非魚鰓霉病的散劑,由下列質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金銀花32-40份、菖蒲25-31份、藿香25-31份、狗尾草24-31份、紫云英22-30份、馬齒莧21-27份、澤漆20-27份、苘麻20-27份、蒺藜18-26份、紫花地丁18-26份、五倍子19-25份、八角楓17-25份、白藥子17-25份、魚腥草16-24份、女貞子16-22份、漆姑草16-22份、白花蛇舌草15-25份、蟬蛻13-22份、貝殼粉5-10份、陳皮12-18份、香附12-20份、曼陀羅11-19份、白醋10-20份、大蒜8-17份、干燥的山楂粉6-16份、甘草11-18份、紫草9-17份、生姜8-16份、竹鹽13-21份。
優選地,所述防治羅非魚鰓霉病的散劑,由下列質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金銀花36份、菖蒲29份、藿香29份、狗尾草27份、紫云英26份、馬齒莧24份、澤漆23份、苘麻24份、蒺藜22份、紫花地丁22份、五倍子23份、八角楓20份、白藥子20份、魚腥草20份、女貞子20份、漆姑草18份、白花蛇舌草18份、蟬蛻17份、貝殼粉8份、陳皮15份、香附16份、曼陀羅14份、白醋16份、大蒜12份、干燥的山楂粉10份、甘草15份、紫草12份、生姜13份、竹鹽16份。
優選地,所述防治羅非魚鰓霉病的散劑,由下列質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金銀花36份、菖蒲28份、藿香28份、狗尾草26份、紫云英25份、馬齒莧25份、澤漆24份、苘麻24份、蒺藜20份、紫花地丁21份、五倍子22份、八角楓22份、白藥子21份、魚腥草20份、女貞子18份、漆姑草20份、白花蛇舌草20份、蟬蛻18份、貝殼粉7份、陳皮14份、香附15份、曼陀羅15份、白醋15份、大蒜12份、干燥的山楂粉12份、甘草14份、紫草15份、生姜12份、竹鹽17份。
本發明的各組分功效解析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之源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之源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712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