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擬喀斯特地區土壤漏失狀況的移動變坡式鋼槽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970001.3 | 申請日: | 2015-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2491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1 |
| 發明(設計)人: | 熊康寧;李曉娜;龍明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24 | 分類號: | 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 地址: | 550001 ***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擬 喀斯特 地區 土壤 漏失 狀況 移動 變坡式鋼槽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變坡式實驗槽,屬于喀斯特地區土壤漏失研究領域。
背景技術
喀斯特作用下形成的地表、地下介質復雜且分布不均一的雙重孔隙結構,導致土壤除了地表流失之外還存在著地下的漏失,土壤漏失與地下水垂直作用方式引起的巖溶裂隙發育有關。漏失的土壤通過地下通道進行侵蝕、搬運、堆積,與其他非喀斯特地區的土壤侵蝕特征有著本質區別,以往的土壤侵蝕著眼于與地表的侵蝕過程,對于喀斯特的土壤地下漏失研究較少,而對于土壤地下漏失狀況的模擬在國內外更是一片空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擬喀斯特地區土壤漏失狀況的移動變坡式實驗槽,以解決目前喀斯特地質土壤侵蝕研究僅著眼于地表的侵蝕過程,對土壤漏失研究及模擬尚處于空白階段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擬采用這樣一種模擬喀斯特地區土壤漏失狀況的移動變坡式實驗槽,包括槽體,槽體內由上到下依次設置有植被模擬層、土壤模擬層、巖石模擬層和水土收集層,植被模擬層為模擬喀斯特環境下的土表植被層,土壤模擬層為模擬喀斯特環境下的地表土層,巖石模擬層為模擬喀斯特環境下地表土層下方的巖石層,巖石模擬層的下端設置有鋼筋或鐵絲網,鋼筋或鐵絲網用于支撐固定上方的巖石模擬層,水土收集層為設置于巖石模擬層與槽體底部之間的夾空層,槽體的一側設置有土表收集槽和漏失收集槽,與之相對的槽體另一側的底部設置有用于抬升槽體的升降裝置。
為便于巖石層的模擬制作,巖石模擬層是由水泥依照所模擬的巖石層結構澆筑而成,制作方法較為簡單;
升降裝置優選液壓/油壓式升降裝置,如千斤頂等,較容易獲得;
優選地,還包括有第一導管和第一收集容器,所述土表收集槽對應設置于土壤模擬層的土壤表面處,第一導管的一端連通至土表收集槽的槽底,第一導管的另一端伸至第一收集容器內;
優選地,還包括有第二導管和第二收集容器,所述漏失收集槽對應設置于槽體側面的底部處,第二導管的一端連通至漏失收集槽的槽底,第二導管的的另一端伸至第二收集容器內;
進一步優選結構為:槽體和升降裝置均設置于支撐板上,支撐板的底部分布設置有滾輪,便于槽體移動。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主要優點如下:1、模擬土壤地下漏失過程土壤的侵蝕、搬運、堆積狀況及侵蝕量,為土壤漏失研究提供基礎;2、可作不同坡度下地下和地表的流失土壤對比;3、可作不同植被配置模式下地下和地表的流失土壤對比。能夠同時模擬地表的土壤侵蝕狀況和土壤地下漏失過程,將地表土壤侵蝕與土壤地下漏失結合起來進行對比研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實施例:
參照圖1,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模擬喀斯特地區土壤漏失狀況的移動變坡式實驗槽,包括:
槽體1,槽體1為鋼槽,槽體1內由上到下依次設置有植被模擬層11、土壤模擬層12、巖石模擬層13和水土收集層14,其厚度根據所需模擬環境而定,巖石模擬層13是由水泥依照所模擬的巖石層結構澆筑而成,槽體1的一側設置有土表收集槽2和漏失收集槽3,與之相對的槽體1另一側的底部設置有用于抬升槽體1的升降裝置4,升降裝置4采用千斤頂即可,所述槽體1和升降裝置4均設置于支撐板9上,支撐板9的底部分布設置有滾輪8。
植被模擬層11為模擬喀斯特環境下的土表植被層;
土壤模擬層12為模擬喀斯特環境下的地表土層;
巖石模擬層13為模擬喀斯特環境下地表土層下方的巖石層,巖石模擬層13的下端設置有鋼筋或鐵絲網15,鋼筋或鐵絲網15用于支撐固定上方的巖石模擬層13;
水土收集層14為設置于巖石模擬層13與槽體1底部之間的夾空層,用于收集滲漏的水土;
還包括有第一導管4、第一收集容器5、第二導管6和第二收集容器7,所述土表收集槽2對應設置于土壤模擬層12的土壤表面處,第一導管4的一端連通至土表收集槽2的槽底,第一導管4的另一端伸至第一收集容器5內;所述漏失收集槽3對應設置于槽體1側面的底部處,第二導管6的一端連通至漏失收集槽3的槽底,第二導管6的的另一端伸至第二收集容器7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師范大學,未經貴州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7000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