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抗炎活性的永瓣藤提取物、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958404.6 | 申請日: | 2015-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9709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印敏;管福琴;馮煦;單宇;王奇志;陳雨;趙友誼;王鳴;趙興增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37 | 分類號: | A61K36/37;A61P29/00;A61K127/00;A61K13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225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縣白***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活性 永瓣藤 提取物 制備 方法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具有抗炎活性的永瓣藤提取物,是由扁蒴藤素、雷公藤酚A、美登木酸、雷公藤紅素、衛矛酮、木栓酮等三萜成分組成的有效部位。其特征是以植物永瓣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從天然植物永瓣藤中提取總三萜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和其在抗炎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永瓣藤(
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種慢性的、有癥狀的、可導致不同的對病人嚴重的、全身影響的疾病。常用的治療藥物以非甾體類抗炎藥、激素類藥物、生物制劑等為主,但由于價格昂貴、長期服用毒副作用大,限制了其應用。中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歷史悠久,具有療效好、毒副作用小的優勢,因此,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我國地域遼闊,中藥材資源豐富,藤類中藥在中醫絡病尤其是在風濕痹證的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草綱目》和《本草綱目拾遺》中收載藤莖類中藥200余種。因藤類植物活力頑強,攀樹掾壁,盤根錯節,以取類比象原理,取其入藥,善走經絡,祛風濕,解筋攣。正如《本草匯言》云:“凡藤蔓之屬,可通經入絡”。即:凡藤蔓之屬,善于攀越纏繞,質地堅韌,不但具有祛風除濕、行氣活血功效,更是通絡引經之使藥佳品。《本草綱目》云:“凡藤蔓之屬,象人之筋,所以多治筋病。”(《本草綱目?卷十八》)筋與肌肉骨節相連屬,其病常互相影響。故藤蔓之藥不獨治筋病,對肌肉骨節痹病亦有較好療效。痹證的病因病機為氣血不足,外邪乘虛侵襲肌表,流注經絡、關節,致使氣血不行,血脈淤滯,關節腫脹,故治療痹病一定要從通經活絡入手。根據藤類藥物性味,用以治療痹病所見的肌肉筋骨關節疼痛,具有通經活絡、舒筋止痛的效果。如雞血藤、雷公藤、絡石藤、忍冬藤、海風藤等,多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通絡的作用,臨床上多用于治療風濕痹痛、關節不利、筋脈拘攣。衛矛屬植物被我國中醫、少數民族醫用及民間藥用的有61種,大多用于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痹痛、活血止血、殺蟲解毒。永瓣藤作為民間偏方,應用極少,其活性成分和藥效機理均不明確,加上作為珍稀植物較少為人了解,所以其開發利用還是空白。雖然林業農業學者已經找到其繁殖率低的原因,并擁有技術提高其繁殖率,但沒有經濟效益,農民不愿意種植,無法推廣,使得永瓣藤的資源仍為稀少。只有開發其深入價值,才能吸引更多的關注,擴大種植面積和進行可持續發展的資源保護。
與本發明有關的現有技術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未經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95840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消化不良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痛風湯茶的制備方法





